25.鑿空西域

李世民也跟著仙蹟覆盤這次歷史上的著名戰役, 沒想到卻忽然聽見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名號,在細細回味那句詩,不由大聲叫好:“寫得如此慷慨豪邁!氣勢雄輝, 這王昌齡實在不一般,卻不知他是我唐朝哪個時代的人, 恨不能與其相識!”

其餘唐朝臣子也忍不住細細回味這兩句詩,將其謄抄在紙上細讀,已然入神。

嬴政卻對詩句沒什麼興致, 這詩寫得當然好, 身旁自有記錄的人, 而他本人此時也無暇欣賞, 他對這場戰爭更感興趣,正專心地望著面前展開的輿圖:“這龍城在何處……”

對於匈奴的崛起,嬴政也是有預感的,正因他心中不踏實,否則他也不會緊趕慢趕地徵民夫修長城,還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北境。也因秦有蒙恬這位“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大將, 大秦才能如此蔑視匈奴。

如今匈奴人最強大的首領叫頭曼單于, 已經被蒙恬打得抱頭鼠竄率部往北邊流浪。

這冒頓,倒沒聽說過。

聽仙蹟的意思, 這冒頓最後竟然能統一整個草原所有匈奴人的部落, 那豈非是胡人的“秦始皇”?嬴政對此非常敏-感, 聽起來這冒頓壽命還長(至少比他活得久,哼),仙蹟一直說到漢文帝都還聽見了他的名字,他那會兒應當是個白髮蒼蒼的老頭, 竟還能發兵侵略漢朝邊郡,而漢文帝最終也沒打贏這老胡夷。

這冒頓,能打命還長,硬熬過了那漢朝四個皇帝!雖說中間有倆少帝……但也叫人羨慕了。更別提後世還有能活139歲的人,那和長生有何區別?林娘說晚些會為他分享牛蛙道長延年益壽之道法,他必得領略一二!

嬴政:平等地羨慕所有命長的人。

如今他的大秦絕不會再滅亡,那麼這匈奴即將強大也是大秦日後需要考慮的問題,他不能將這個隱患留給後世子孫。仙蹟說得不錯,實施馬政與訓練一支騎兵是極為重要的,如今正好能借鑑漢文帝、漢景帝的馬政,再仔細聽聽仙蹟講解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戰術,嬴政決定將漢朝有利於秦的政策照搬全收。

至於無為之治、休養生息,嬴政亦非蠢人,也非生性殘暴之人,如何不明白大秦初統,民力有限的道理,但……他幽幽地嘆了口氣。

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這林娘又言並無長生不老之藥,即便學習後世延壽之道術,他終究還是會死去的。

所以……哪怕被扣上暴君之名,他也要將該做的都做完,這樣他留給扶蘇的大秦便是一個秦法完善、內外安定的大秦,而他忍耐著、允許扶蘇與那群酸儒來往,便也是想叫他好好做個如那漢文帝一般的仁善之君,大秦的休養生息應當交給他去做。

或許在這後世女子的“歷史”中,他也是這樣打算的吧?他早已計劃好了大秦的將來,唯獨漏算了李斯與趙高的私心,大秦非但沒能休養生息,還迎來了殘暴愚蠢的秦二世。

每每想起,嬴政都覺怒至肺腑想殺人,卻又忍不住一想再想,心生悲慼。

【公元前129年,匈奴大肆入侵上谷郡。漢武帝聞得軍報,大怒,決心正式對匈奴宣戰!其實早在這次龍城之戰之前,即便還在竇太后秉政的陰影之下,漢武帝也已經悄悄做了很多反擊匈奴的準備工作,採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我們熟知的張騫,他在漢武帝繼位第二年便被漢武帝派遣出訪西域,我們如今說起張騫,大多隻知道他鑿空西域,為漢朝開闢了絲綢之路。但其實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出使西域是為了爭取大月氏為漢朝盟國,從而孤立匈奴,以便日後能夠從東西兩面夾擊匈奴!可惜,張騫揹負著漢武帝乃至整個帝國的希望,卻在穿越河西走廊時,不幸碰到了匈奴騎兵,他們一行百餘人全部都被匈奴俘虜。

而這一俘虜就是十年之久!

這十年間,張騫與漢使團受盡匈奴折磨,但不論匈奴如何威逼利誘,他寧死也不願辱君,十年“持漢節不失”,他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所交給自己的重要使命,沒有動搖為漢朝通使大月氏的意志和決心,他在痛苦與煎熬中始終守望著漢地,終於等到匈奴人監視漸有鬆弛,張騫趁其不備,帶領隨從拼死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區。

這也是張騫最令人敬佩的一點——此時距離他離開長安、距離漢武帝交給他這個任務已經十年之久。哪怕他此時返回長安,漢武帝也不會怪罪他,只會嘉獎他的忠誠。要知道,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是漢代郎官。歷史上雖未記載張騫的家世,但西漢“郎官”一職,大多選自貴族子弟,或是家中富庶買官者,因此我個人認為,張騫應當出身世家,比起現在很多人認為張騫是漢中郡的商賈或是富農之子,後經吏員選拔擔任郎官,更具說服力。

不論是富農之子還是士族子弟,張騫都曾是個仕途順遂、無憂無慮的長安少年郎,但就是這樣一個從沒遭受過挫折的人,他用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對家國的忠誠戰勝了所有困難。從匈奴出逃後他沒有退縮,居然還堅定地朝大月氏艱難跋涉!

但也多虧了張騫的執著,他不僅為漢武帝打通西域絲綢之路,把沿途西域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情況都記錄在案,還為大漢帶回了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汗血馬美麗忠誠,速度快、耐力還高,如今歐洲等國的名馬幾乎都有汗血馬的血統。除了馬匹,張騫還帶回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蘿蔔、香菜、大蒜、芝麻等農作物,苜蓿可是“牧草之王”,產量高又營養豐富,各類畜禽均可食,是養馬養牛的好東西!芝麻也能榨油……如今我們能吃到這些常見蔬菜水果,可都要感謝張騫啊!】

林菱也笑著插嘴:【要不現在網友怎麼都說張騫和鄭和是所有吃貨的神,你可以永遠相信張騫和鄭和,兩位老祖宗帶回來的東西除了好吃,都是有用的!張騫和鄭和沒帶回來的,都是難吃又沒用的,老祖宗嚴選你值得信賴!】

【不過……】

想到了一樣食物,林菱的臉不由皺了起來。

【聽說香菜也是張騫甄選帶回來的!張騫為什麼要帶香菜回來啊?!老祖宗居然愛吃香菜嗎?啊!不吃香菜星人請扣1!】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驚喜地對胖大兒子與好孫子道:“鄭和!仙蹟說鄭和!朕就說開海百利無一害,你們偏偏心疼銀子!看,仙蹟也讚美鄭和,將他與張騫相提比論!”

朱高熾訕笑著點頭,他不敢反駁老爹,心中卻在暗暗嘆息發愁:如今戶部已入不敷出,這分明就是賠本買賣,但爹聽見仙蹟說起鄭和,定會更加堅定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這耗費的鉅額錢財又該去哪裡生呢?

哎!百姓終苦矣!

朱瞻基卻在想:香菜是不是胡荽?

不難吃啊!分明很香……

建元二年,漠北。

乾燥凌冽的風割著張騫的臉,他與堂邑父身披破爛打綹的羊皮蜷縮在帳篷角落裡,匈奴人正惡狠狠地看守在一旁,兩人一直沒有露-出任何異樣,只是在聽到張騫被囚禁十年之久時相互對視了一眼,堂邑父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緊緊握住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