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詩歌比拼


廬山……他不應就這樣窩在廬山之中!

【說完了李白,那再說說“天下第一詞人”蘇東坡寫的廬山,那首一出便轟動一時的《題西林壁》,蘇軾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人們會這樣寫廬山,是因廬山三面臨江,山勢又非常險峻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終年山上都是籠罩著縹緲的煙霧,人們總是很難看清廬山真正是長什麼模樣,但是蘇軾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更多的卻是“以詩詠情”,連遭貶斥,又身陷囹圄險些喪命,即便樂天如東坡先生,也會在某一時刻,無法走出去,看不清前路,迷失在重重迷霧之中。】

宋朝,惠州。

蘇軾剝荔枝的手都微微一頓,其他暫且不提,仙蹟說什麼,“天下第一詞人!”他竟然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詞人嗎?

這怎麼好意思!蘇軾慢慢地、慢慢地咧開了嘴,這下再也合不回去了。

宋末,李清照眉頭微微一皺,嘀咕道:“蘇子瞻之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怎能武斷評其為天下第一詞人?後人實在誇得太過了!”

林爺爺卻越說越興奮,雖然他是歷史老師


但作為那個時代非常難得的師範大專生,他對這些詩歌倒背如流!

【那我們是怎麼寫廬山的呢?】

各朝的人都豎起了耳朵,雖然李清照略微有些看不上蘇軾的詞,但是這首《題西林壁》的確寫得無可指摘,橫看成嶺側成峰,蘇子儋妙筆生花,真是奇人也!

【雲霧?不識真面目?不,我們寫:“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內外交困、形勢險惡又如何?不怕!只管泰然處之吧!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既然廬山被雲霧繚繞,那我便撥雲開霧,倒要看看這個險峰的風光有多好!】

蘇軾慷慨一笑:“好詩!我輸在心境啊!”

無視重重困難,衝鋒陷陣,看啊,那無限風光在險峰!這是何等氣魄才能寫得出來!

“不畏浮雲遮望眼,此人胸藏風雨!”李白也忍不住為這句詩浮一-大白!

【還是在廬山,陶淵明也寫下:“採君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一份避世悠閒的日子浮現在眼前,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陶淵明顯然不願再回到這渾濁的世間。

那我們怎麼寫呢?“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昔日在此耕耘的陶潛已不知何處了,如今的桃花源裡可以耕田勞動了嗎?這首詩沒有想到自己,只想讓這個滿目瘡痍、窮困潦倒的世界,變成一個能讓人吃飽飯的桃花源。】

林爺爺說到此處一頓,笑眯眯問道:

【我們流傳下來的詩不多,只有四十幾首,而李白流傳於世的詩有1000多首,李白是生於盛唐,沐浴在盛世華庭之下,他是盛唐的榮光澆灌出來的、千年難得一遇的詩人。但是我們不是,我們能夠在這個上面花費的心思,其實太少太少了,因為亂世之下又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當時的人去做呢!

但是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份心胸,我認為是絕不輸任何人的,何況,最有氣魄的那首,我還沒講。有人說,就是蘇東坡穿越到當時的一個情況之下,都不一定能寫得出來。】

林菱被爺爺拉仇恨的能力震驚了,頓時尖叫:“爺爺你再這樣說,我們會被抬走的!”

林爺爺連忙收斂地問:

【那現在還要聽北國風光嗎?】

直播間裡瞬間滾過無數的要,打頭的竟然還是“人間富貴花乾小四”。

林菱心想,你手速是真快啊!

【那好,那我就說一說。這首詩其實也是要去領會了解過當時的一個情況、背景,才能理解這裡面有多厲害,因為詩歌言志,不論古今,一個人的詩歌永遠是表達詩人的志向、體現詩人身體裡的精神世界的。

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心胸、心境、立意。但咱們就不說這些,因為僅僅品評詩歌的美,它也不輸任何古代舊詩。

我們現在說舊詩,也不是貶義,因為現代詩風格和古代詩歌完全不同,因此有新舊之分。

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詩,起筆就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氣魄大不大?接下來又“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沒有半分的停留,再次急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誰敢與天相比?但我們就敢。

也配得上!

天又怎麼樣?不幹活、不保佑子民的神仙照樣給它拉出來暴曬!咱們一向都說人定勝天,這就是道理!】

漢武帝,劉徹大驚:“什麼?竟將神仙拖出

來暴曬?後人怎如此大膽(<a href="http://.[co.co)(com),
不怕上天怪罪嗎?”</p>
                          

這話一出,他又想到:後人都與天公試比高了,還怕什麼上天?

這句是真的寫的氣吞山河啊!

但他沒想到,還有更氣吞山河的——

【下一句,大家都能背出來吧:“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們種-花家的江山多美啊,萬里江山如畫,但我們不管怎麼受欺負,日後這個江山都要緊緊握在咱們自己的手裡,重開一個新天,復興的重任與使命就在我們的肩上啊!

接著就評價評價歷史上那些皇帝們了,評價的還大多是歷史上厲害的開國皇帝和那些有名、影響力大的明君。】

前面各朝古人聽得,都是如痴如醉,的確是好詩如美食,越嚼越香啊!

直到林爺爺說,要評價歷史了!

秦,嬴政坐在汗牛充棟小山一般的竹簡堆中,微微一抬眼。

先前後世的詩歌不論多麼好,他都沒有多大反應,一是詩歌形制不同,盛行四言詩的秦朝與後世有壁,聽起來沒有那麼激動人心。

第二,他不喜歡詩,那些六國遺民成天寫詩罵他。

但是後人怎麼這詩評論他,倒是可以聽聽。於是緩緩擱下了手中的筆。

漢高祖,劉邦都默默把自己不端正地跪姿端正了起來,輕輕咳嗽一聲,整理了一下衣襟,準備接受後人對他無盡的褒獎了。

漢武帝時期,劉徹也滿眼閃亮。

後人先前誇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不知這次會怎麼誇他?

宋朝,趙匡胤也緊張了起來,之前說他湊韻腳,這怎麼能用湊呢?他也立下了不世功勳啊!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更是激動:“這便數各朝各代開國明君,定然有咱一席之地吧?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也該濃墨重彩地誇上一誇!”

他期待地搓了搓手。

清朝,康熙也有些希冀地望了望仙蹟,他雖不是大清的開國皇帝,但卻一向認為自己是大清入關後最好的皇帝!文治武功更是不輸前明,他開創了大清的盛世,他一生平三蕃收苔灣三徵葛爾丹,怎麼也應當稍稍提及他吧?

其他時空的開國皇帝也是滿懷期盼。

【“惜”。哎,有點可惜哦。】

這個字一出來,就讓各朝開國皇帝的面色急轉直下,笑容僵硬。

可惜什麼?

【“秦皇漢武。”在中國歷史上,秦皇漢武的功績有多大啊?秦始皇也是開創了一整個封建王朝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漢武帝更是塑造了民族脊樑啊!他們兩位還能有什麼可惜的呢?】

漢高祖,劉邦直接瞪圓了眼:“怎麼秦皇后面便直接跟著漢武了!乃公呢?乃公去哪裡了?”

【可惜什麼呢?咱們就輕描淡寫一筆:“略輸文采”。有點直接,但沒辦法,的確嘛,也是實話嘛。】

秦,嬴政黑了臉:“……”

朕要文采做什麼!朕統一天下怎麼不說!

漢武帝,劉徹也嘴角抽了一下,氣哼哼道:“朕也好讀書啊,朕詩與賦寫得雖少,但是朕有司馬相如啊!”

【接下來便到了:“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兩位稱得上一聲開國皇帝中的翹楚了吧?李世民那邊李淵就四捨五入忽略不計,也是說還是認為他在文治武功兩個方面,不算做得最完美。

哎呦,要知道李世民已經是歷史上最負聲譽的皇帝了,他都不完美,還有誰完美?也可能是晚年廢太子導致朝綱動盪、牽連甚廣,扣了扣分

吧?】

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先前也沒有生氣,他的脾氣早就在魏徵的各種直言進諫中鍛煉出來了,所以後人說他“稍遜風-騷”,他也心情平靜地接受了,他很願意自省自身。

但他萬萬沒想到,是因廢太子啊!

長孫無忌震驚地目光已經投了過來,李世民也心亂如麻,根本無心再聽!

“承乾……朕怎麼可能廢了承乾!”

【那宋太祖稍遜風-騷在哪裡?】

林爺爺還沒說呢,林菱就連忙補充道:

【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是因為他死得太突然了,結果皇位被搶了,兒子還被殺了,從此大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宋朝,對於趙匡胤而言,晴天霹靂也不外如是了,什麼!他死的太突然?什麼叫太突然?!他還想多問問,卻發現此時怎麼都按不開發言的框,心急如焚之下,又氣短胸悶,急得倒回了病床上,半天沒能起來。

林爺爺對林菱的話笑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