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醫學生


明萬曆年間。

張居正披衣坐在窗邊,手裡捧著半卷詩書,窗外風吹竹枝,竹影投在書面上,輕輕擾動著他的視線。

今早他沒有進宮,李太后派了內侍出宮過問關切了他的身子,若是以往,他哪怕還未好全,也會入閣辦事,但今日他已然痊癒,卻在內侍面前咳嗽了幾聲,說是要再歇息幾日。

送走內侍,他轉到偏房,為亡妻顧氏的靈位與畫像上了一炷香,又靜靜坐著為她唸了經,這才出來觀看仙蹟。

林菱前去醫館就醫,奔波等候之時,他便在讀先前林老夫子所念過的後世之詩。

張居正先前也不愛讀詩,因當世的文人寫詩,要麼諂媚權貴,要麼歌功頌德,要麼又飽含懷才不遇之嘮叨。

或是愁,或是哀,又或是天下不公。

這樣的詩讀來,不過消磨意志罷了,毫無益處。

張居正是奉行“開卷無益”的人,什麼書都看什麼書都讀,對於心志不堅定的人而言,並非好事。比如他的皇帝,張居正便限制他的愛好——先前萬曆皇帝喜好宋徽宗書法,苦練書法技藝,便被張居正斥道:“若不想成為徽欽之流,在此道上不必多費心思。”

當然,若是朱翊鈞是成祖、仁宣這樣心志堅定的明君,他便不會如此多嘴了,可惜他不是。

他垂下眼眸,再將那一首首殘詩讀過一遍又一遍。

他最喜愛那句,問蒼茫大地。

是啊,他也曾想問大明岌岌可危的江山,還能不能出一代明君,挽天下將傾?但如今他知曉,明君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自己,還有那些願意與他站在一起的肱骨良臣。

林老夫子說得好,李太白積蓄百家之長,生逢最開明的大唐盛世,才將唐詩帶上了舉世之高峰,李白之後,盛唐也不在了,往後千年都再未出現一個這樣豪邁浪漫的詩人。

青山相對,孤帆遠影,李太白已是一騎絕塵,但千年之後,卻有人將家國與百姓寫入他的詩中,以天地設問,江河為筆,寫盡滄海橫流,還笑談人間正道。

詩言其志,即便是殘詩,張居正都讀得愛不釋手。

但林老夫子卻說,這些讓人驚歎的詩句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在做詩上,因為當下還有比做詩重要得多的事情等著去做。

讀其詩明其志啊……張居正心有所感:若是這位先生能生在太平盛世,或許有一日後人也能擁有一位能夠與李白比肩的詩人,但是恰逢亂世,最後這樣的才子沒有誕生,卻收穫了更重要的東西。

是什麼?

“是……重開一個新天。”張居正垂下眼睫,自問自答。

事關大明的將來……他也要好好想一想了。

就這般在竹聲窗影下出神良久,再一抬眸才發現投放仙蹟的屏風上,有成祖皇帝的提問,張居正不由一笑。

成祖皇帝想知道什麼,但卻被系統的翻譯帶偏了,看來他沒有得到想知道的答案,於是張居正輕輕一點,替成祖皇帝詢問。

要怎樣才能問出問題,他已然有些心得了。

果然,他如此一問,仙蹟中的林老夫子便苦笑起來:

【現代醫學發展史?你們可真能問呢,爺爺是師範畢業歷史專業的,但主要學的是中國古代史、世界史,還真沒有特意學過醫學史。我只記得十六世紀,維薩里出版了《人體構造論》奠定了近代醫學的基礎,這是課本上提過的,爺爺知道。

我覺得現代醫院是伴隨著生物學、化學等等學科一起發展起來的,當

然也跟科技的發展脫不開干係,
西方發明了顯微鏡,於是世人又能觀測到細菌,從而也認識到了傳染病的根源在哪裡。

而且也是一個對抗當時世俗、教會的一個漫長過程,大概也花了有四五百年的時間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所以說醫學發展,不如說科學發展,對吧?】

“人體構造?”

漢武帝時期,劉徹微微歪了歪頭:“是指五行與穴位麼?”

其他朝代大多想不明白為何人體構造能夠成為近代醫學基礎,除了明朝中後期與清兩朝,尤其,康熙聽得瞳孔都震動了。

果然,後人的一切都與西方那些奇淫巧技有關!

連醫學也是!

顯微鏡……他也有啊!

萬曆十八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攻佔鴨綠江,第一次赴京向前明“朝貢”,萬曆十九年,他再次受到了明廷的賞賜。

這一次的賞賜之物裡,便有兩支荷蘭紅毛人給明萬曆皇帝朱翊鈞朝貢的“顯微鏡”,這東西就是用幾塊磨得通透的玻璃組合而成的東西,說起來這玩意兒不應當叫:“放大鏡”麼?

康熙思索著。

由太祖傳下來、明廷賞賜的那兩隻顯微鏡,如今還在國庫中吃灰,但康熙自己也有好幾只,分別是英吉利、荷蘭、葡萄牙等西洋傳教士帶入紫-禁城,獻給他的。

他一直以為那個東西是個玩意兒,把-玩了幾日無趣,便也扔進了國庫中,他不僅有顯微鏡,他還有西洋傳教士進獻的天文望遠鏡,這東西倒是用著比那顯微鏡有用處多了,如今都擺在欽天監以觀測星辰運行、測算年曆。

原來顯微鏡竟能促醫發展?康熙擺擺手,吩咐李德全:“去把西洋傳教士進獻的那兩支帶底座的放大鏡給朕找來。”

李德全連忙躬身“嗻”了一聲,出去了卻直犯愁:哎呦,這東西都不知扔在哪個庫裡了!可萬歲爺要,誰敢耽擱?連忙火燒屁股地叫上各執庫的太監都去對庫房的冊子。

康熙默默地回想後世的醫院,之前,比起其他朝代看林菱去醫院時反應驚訝,康熙也不大驚訝。

他可是吃過金雞納霜的人。

西藥,他也有。

康熙自個對中西醫學均有涉獵,他的書房還有西洋傳教士帶來的許多西洋人所著的醫學書,他先前還專門從自己的私庫中撥款,以支持西洋傳教士中的醫士進行西藥研究,並多次接受過他們的治療,他曾經身體力行證明過西方醫學是可行的。

康熙原來也不大喜歡洋大夫,只是白養著,但自從康熙三十二年與今年年初,他生了兩次急重病後,宮中御醫束手無策,最終是服用西藥得以好轉,這才改變了他的想法。

他的太醫院如今便是走中西結合的路子。

也是這次醫院之行,讓康熙忽然能夠深切地感受過他與林菱所在的距離……的確不大遙遠。

後人所擁有的盛世,大清是不是也有可能締造?

念及此,康熙呼吸都重了。

但他又想到江南文人到處刊印仙蹟言論的事,又有些頭疼。仙蹟對大清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啊!

如今百姓無不知仙蹟之繁盛,他們都盯著朝廷,若是朝廷做得不好,他們的心便也不會那麼安分了,何況這裡頭還有那群反清復明的人夾雜其中,散播謠言。

他想將漢人攏在手心,也想將百姓乖乖壓-在土地上。

如今這道枷鎖卻鬆動了。

聽聞京城裡已經有蜂窩煤售賣了,後人所吃的各色菜色

也風靡各大飯莊[(.co)(com),
更別提後人的言論,就這麼兩日,康熙已經聽說兩起妻子毆打丈夫鬧著要和離的事兒了,其中一起的妻子還是姓愛新覺羅的,是閒散宗室出身,她的丈夫寵妾滅妻還養狎玩戲子,葷素不忌,愛新覺羅氏忍無可忍,夫妻倆狠打了一架,結果竟是丈夫被打得豬頭一般,如今躺在床榻上竟起不來了。

這事兒鬧到他御案前,叫他頭大如鬥。

仙蹟的力量實在難以估量。

可是康熙禁不住,他心中暗藏憂慮,總覺著這天下的事態漸漸朝著他無法掌控的方向而去了。

林爺爺是個自己不熟悉的知識,不會輕易說出口的人,當老師不能把錯誤的觀念和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說得非常保守,還笑著指了指掛著針睡得可香的林菱:

【回頭阿菱舒服了,讓她找她同學給你們發一些視頻看,她有好幾個關係好的朋友,以前都是學醫的,現在都在大醫院上班,很有出息的,厲害得不得了。要知道咱們現在培養一個醫生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付出的成本和時間跟其他專業不能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