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不盡 作品

第 104 章 叫門天子(朱祁鎮含量極高,不喜可跳)


【我來給大家讀讀朱祁鎮的小傳:朱祁鎮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長子,生母孫氏,他生於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唉他是光棍節出身的哎?還真挺光棍的。然後還不到百日便被朱瞻基立為皇太子,足見朱瞻基對其的看重與喜愛……】

“嫡長子?生母怎麼是孫氏?”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皺起眉頭,又將目光冷冷地投到孫子朱瞻基身上,把朱瞻基看得一腦門汗,他才語氣不虞地道:“你家裡女人爭風吃醋的那點事,朕也聽聞過,你不喜胡氏,偏愛孫氏……你難不成為了那孫氏把髮妻胡氏廢了?”

說到最後,語調已變得格外冷峻,朱瞻基連忙起身跪下:“孫兒不敢!胡氏乃皇爺爺親自為孫兒選的皇太孫妃,為人又舉止莊重、頗有賢名,孫兒決不敢無過廢后!”賭咒發誓一般說完又頓了頓,小心翼翼道:“皇爺爺,或許是那胡氏無福,壽數不長吧,孫兒這才將孫氏立為繼後……”

結果話音未落,就聽林菱恨恨地咬下一塊冰棍,說:

【要不是朱瞻基戀愛腦無緣無故把胡皇后廢了,還找了個藉口說胡皇后無子,弄得我以為胡皇后不孕不育呢,結果人家只是連生了兩個女兒,還沒生兒子,這藉口也太敷衍了吧?所以當時胡皇后被廢后,天下百姓聽聞都很憐憫她,可憐的胡皇后,成為皇后由不得她,被廢了也由不得她,真是成了朱瞻基和孫氏這倆戀愛腦的炮灰了。

當皇帝的戀愛腦真可怕!

要不是這樣,就算孫氏先生下兒子又怎樣,只要胡皇后日後生了兒子,大明也就輪不著朱祁鎮繼位了,更加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

永樂帝:“……”

剛拍拍膝蓋站起來的朱瞻基渾身一僵,又默默跪了回去,頭埋得低低的,根本不敢抬起臉來。

“混賬東西!”永樂帝牙根咬得緊緊的,抬起桌案上的硯臺狠狠朝朱瞻基腦門上砸去,“為了個女人,險些害得我大明就此斷絕!為了安定這天下,大明死了多少將士百姓,你對得起朕?對得起你太爺爺嗎?”

朱瞻基躲也不敢躲,額角被砸得血流不止,只是一連顫聲伏地請罪。

他心中也是一片迷惘與悲哀,他真的很喜愛孫氏,可孫氏自幼貌美,十歲便被選入宮禁,與他一起長大,性子也賢德聰慧又果敢,為何他與孫氏的孩子竟會如此不堪?

【宣德十年,年僅38歲的宣宗朱瞻基病逝,當時朱祁鎮才9歲。當時朝堂上還有迎立朱瞻基弟弟襄王的提議,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

此後很多年,大明的朝堂由太皇太后張氏、內閣學士“三楊”坐鎮,這四個人主持朝政很賢明,倒還算固若金湯,但不幸的是,太皇太后張氏在朱祁鎮16歲時去世,三楊也各個老態龍鍾,處於中二叛逆期的朱祁鎮開始親政,他寵信宦官王振,整個大明的權柄便開始向宦官傾斜,朝堂烏煙瘴氣不說,這個時候,大明又接連起了戰事——浙南礦工起義、福建西北佃農起義、雲南麓川之役,沒過多久,北方崛起的瓦剌也開始威脅大明的北境。

朱祁鎮決定親征瓦剌的時候,壓根沒有審時度勢——那時候的大明朝實際上同時在東南、西南、北方開戰。就算是朱棣穿到那時候,面對這樣四面烽火時也不會貿然多線開戰吧?】

這段話信息實在太多了,砸得永樂帝和朱瞻基都頭暈目眩,甚至偏殿都傳來了朱高熾好似痛到了極點的慘叫,他們都還尚未反應過來,而朱高熾已經不顧被親爹打得稀爛的屁股,直奔過來,抓著朱瞻基的身子上下打量,可不敢

怎麼看,兒子都身強體壯,又怎麼會……早早便病逝了!

南風不盡的作品《諸朝看我直播鄉村生活日常》最新章節由?<a href=".co.co)(com)</p>

三十八歲,正值壯年,老天爺怎能如此對待他們父子二人!

朱高熾已經知道了自己在老永樂帝去世後不久便也去世了,看來他也不過活了四十多歲罷了,但他也知曉自己的身子不大好,這個壽數雖不長,但也不算太短,因此這麼多天以來他已經釋然了,只是每日聽從永樂帝的吩咐,哼哧哼哧地繞著皇城跑上一圈又一圈。

可是瞻基不同啊!

永樂帝也彷彿被抽空了渾身的力氣,跌坐在龍椅之上。原來如此啊……接連兩代皇帝都早死,大明朝又怎能不陷入動盪之中?

而那長於深宮,從未上過戰場的小皇帝,竟然還要在剛親政朝局不穩、四面烽火時親征?怪不得叫大明戰神,可不是嗎!永樂帝說不出心裡有怎樣的感觸,胸膛裡好似只回蕩著兩個字:完了,完了。

【而朱祁鎮要親征這件事,朝臣們也是炸開了鍋,他們難得摒棄黨爭,結成了反作死聯盟,以各種方式勸諫朱祁鎮放棄作死,結果從七月瓦剌入侵吵到八月,還是沒能阻止朱祁鎮,他要親征就算了,還把整個大明朝堂給搬走了——除了內閣學士等,還帶上了各部尚書、侍郎、員外郎、監察御史、欽天監、大理寺、太常寺官員等數十人,當時軍情如火,連軍餉都只來得及準備了一個月的口糧,所以我不大明白朱祁鎮帶這麼多文官幹什麼?

當年朱棣北征帶文官是為了保證後勤和處理一些不放心交給朱高熾的重要國事,而且人朱棣是主動去打韃子,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大戰,不僅有詳盡的運糧方略,還能抽空處理軍國大事,朱祁鎮效仿朱棣親征,還要效仿人家帶文官,這又不是打仗的標配!啥都學,學又學不會!

而且,朱祁鎮是被動迎戰,他帶戶部要運糧籌錢還勉強說得過去,帶刑部、吏部這倆一個判案一個主管人事,帶他們幹嘛?還有太常寺是管宗廟祭祀的、大理寺是法院、欽天監是算卦的,咋滴,他出門打仗,沿途還要夜觀星象,掐指一算?至於其他什麼翰林院學士更是不懂帶去幹嘛……每次看到他的出征官員名單,我就覺得他真是恨不得大明滅亡啊……】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聽到一半便不禁捂著胸口踉蹌後退了兩步,顫巍巍地扭過頭去問朱標:“太醫……太醫到了沒有?先給朕來一碗參湯。”

少年朱棣更是不敢相信他將來會有這樣的子孫,抓著腦袋蹲在地上虛弱無力地扯了扯大哥的衣袖:“大哥,我也要一碗……”

“好好好……”朱標一隻手撐著老爹,另一隻手被弟弟抱住,恨不得撕成兩半,只能先一疊聲地應著,幸好內侍機靈,已經把白鬍子巍顫顫的太醫火速背到了大殿上,於是連忙讓太醫把脈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