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96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嚴氏擔心楚沂,楚沂也擔心嚴氏,她希望自己嫁人之後,嚴氏還能過享福的日子,少操心。

 不過瑩姐兒如今也大了,請立楚遠程為世子的摺子並沒有被駁回來,府裡的事還是得林氏管著。

 都挺好的。

 嚴氏聽得鼻子一酸,偏過頭用帕子擦了一下眼角,“好了好了,再說下去就說多了。行了,你回去也繡繡嫁衣,缺什麼想要什麼跟我說,時間還來得及,能準備的都給你備上。”

 楚沂點了點頭,這種時候她也不會跟家裡客氣,況且嫁人一輩子就這麼一次,自然得說。

 陪嫁她不用操心,雖然不是嫡女,但嫁妝得按照皇子成婚的儀制來。

 其他的便是陪房,楚沂打算把院裡的丫鬟都帶走,然後門房馬房那邊各要一個小廝,府中鋪子的管事她就不動了。

 日後出門辦事,光有丫鬟可不成。

 門房那邊她想帶李松走,李松很機靈,辦事妥當,馬房就帶常常跟她一塊出門的小廝。別的不說,他趕車倒是穩當,自從那次萬象寺回來時在馬車上受傷,楚沂還挺害怕坐馬車的,但是那車伕駕車很穩,平日跟蕭秉承出門也有眼色地不看不問。

 車伕而已,楚沂覺得能做到這個份上就很不錯了。

 等她嫁人後,估計也像楚瑾一樣不能常回來。好在楚瑾楚盈都不用人操心,也算得到各自想要的東西了,這些日子,就多教楚欣一些管家理賬的本事。

 楚欣如今懂事知恩,作為楚國公府的女兒,多分擔一些這種事,也能讓人事少操點心。

 還好楚欣和從前不太一樣了,楚沂教她時能夠順著心意,若是從前,教她也心不甘情不願的。

 楚沂五月份要和成王完婚的消息對崇盛帝還是一件大事呢。

 楚盈在心裡把崇盛帝罵了許多遍,覺得這皇上真是不當人,楚沂剛多大,再等等能等多久。

 年紀那般小,卻要嫁人操心,古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若是被賜婚的是她,估計也得硬著頭皮嫁過去,腦袋和自由,楚盈還是要腦袋。

 一邊為楚沂有心,一邊又覺得楚沂這一出嫁姐妹倆的情分恐怕就要遠了,但轉念一想,日後她做生意的時候,估計也會大江南北的闖蕩,興許姐妹倆還有機會再見面說話。

 而楚欣也覺得時間短暫,婚事倉促。

 如今她已明白高嫁未必是好事,這回不等趙小娘提,就和她商量這些日子多做些衣裳鞋子,就像斗篷啥的,等楚沂出嫁了,給添妝去。

 府裡有繡房沒錯,但東西都是多多益善。

 林氏捨不得,但總有這一日。

 離成婚的日子還有四個多月,多準備些銀子吧。當初楚瑾成婚給添妝就不少,平日楚沂對長房也是多加照顧,多給些無妨。

 嚴氏則是想著多給些丫鬟帶去,繡房帶兩個,大廚房的師傅再帶一個。

 別看現在剛正月,四個月一晃眼就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2-1820:59:35~2024-02-1919:46: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瓊瓊20瓶;貓貓好可愛、宅楠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譽王道:“長兄如父,還得感謝大哥這麼多年的照顧和教導。”

 慶王今年三十三歲,對於其他人來說,三十多歲正值青年,三十而立,便是朝廷官員,這個時候也才將將開始走上

坡路。

 朝中沒有哪個官員二十多歲就一身建樹。

 但是譽王今年才二十歲,比起這些弟弟們,他的確是老了。

 臉上也能看見皺紋,不笑的時候倒還好,但笑起來眼角有層褶皺,再加上冰冷的眼神,有種皮笑肉不笑之感。

 慶王承認,論才幹自己不如下面的弟弟,可他畢竟是長子,譽王只是聽了他要前往封地的消息就沉不住氣了,論心計,差得遠呢。

 他道:“八弟現在就高興,會不會太早了?父王還好好的呢,以父王的年歲。再來個十年八年都不成問題。等到那時候,八弟就成了今日的我。九弟十弟十二弟,對了,還有十三弟,十三弟最是能幹,父皇雖不太看好,但不少大臣看好。”

 看譽王臉色變了,慶王笑得越發深,“不過八弟也的確和往日不同了,從前在我身邊做事的時候,讓你往東就絕不敢往西,我倒是很懷念以前的日子。”

 譽王舔了舔後槽牙,回道:“兄長對我的照顧,我銘記於心,日後定當如數奉還。”

 譽王覺得蕭秉承應該明白自己的心境,久居人下,哪裡有什麼好滋味?但如今好了,風水輪流轉,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會顧念兄弟手足之情,不過也不會忘記從前的支使和屈辱。

 一報還一報,這也是慶王該得的。

 太極殿外大臣來來往往,留在這時間太長也不好,譽王見慶王看著他許久不語,就拱了拱手,“大哥,臣弟就先告辭了。”

 他先行離去,慶王看著他的背影,心中不禁想,這可是你逼我的

 朝中發生了大事,眾大臣不敢聲張,都趕緊回上職的地方,這一日都不敢大聲言語。

 楚國公一天都心神不寧,愁眉不展的。

 聖上讓楚沂和十三殿下提前完婚,卻駁回了他給楚沂記為嫡女的摺子,這其中用意顯而易見。

 想想嚴氏和幾個兒女,楚國公只能勸自己,族中裡能出一個皇子正妃已經很不錯了,別奢求太多,省得最後什麼都撈不到。

 明明前幾日朝中還有風聲說蕭秉承若為太子堪當大任,可如今風聲又小了。

 皇子之爭和普通的上街買菜可不一樣,一招錯下滿盤皆輸,不僅如此,還連累一家老小,誰敢拿一家的命去賭一個看不見的結局,別人不敢,但秦臨淵敢。

 秦臨淵沒得選,從前看重陳王,但陳王出事之後,家中子弟沒有特別聰慧的,若是他不為後代打算,日後秦家肯定一直走下坡路。

 秦書妤的婚事也定下來了,是禮部侍郎的長子,做事穩重,一表人才。

 他沒有拿著女兒再換別的前程,而這些皇子之中他思來想去,還是最看好蕭秉承。而且除了蕭秉承,秦家已無路可走。秦臨淵清楚,如今朝中皇子諸多,就算皇上屬意譽王殿下,但以慶王的性子,也未見得會束手就擒。

 日後成王成婚去了封地,也不一定是壞事,若是皇上仁善,那也只能順應天命。若是趕盡殺絕,更可養精蓄銳,招兵買馬,只要有銀子,隨時都可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