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肉鍋 作品

第 25 章 025

 元棠花了一天時間把腳蹬褲賣完,然後又緊趕慢趕的在後面一天把內褲襪子也變了現,雖然內褲襪子沒賣完,可她倆急等著用錢,就先分賬。

 腳蹬褲進了二十五條,賣出來將近七百塊的現錢,內褲襪子也賣了快兩百出來,九百塊,一人分了三百六,元棠自己的存款還有二百多,索性只留幾十塊週轉,兩人按照比例算出一千塊來,連帶著要分給胡青的一百八十塊讓胡燕轉交給胡青。

 胡青拿到錢嚇了一跳,這次是紮紮實實的嚇到了。

 “就這麼幾條褲子,能掙這麼多?”

 胡青覺得不可思議,他就算是跑大車,一個月也就是裡外裡掙個四五百,這還是帶上他自己賺的那點外快。

 可元棠就這麼隨便賣賣,就一下子掙這麼多?!

 胡燕喝了口水給她哥解釋:“也不全是這次掙的,我跟小棠還自己貼補了,湊個整。”

 為了這次進貨,她幾乎把身上所有錢都給出去了,連帶自己的工資都沒留多少。

 她頓了一下說道:“小棠說了,這次是打著時間差賣的,最多也就是這一次了,後面就沒有這麼多賺頭,而且她說這次賣完,準備歇一歇。”

 胡燕沒說太細,其實是元棠給她分析了,說的是這種快錢,掙一次就得老老實實的壓一段時間。縣城裡雖然商販少,可等到人去省城見到貨,稍微一算就知道她們兩次能掙多少錢。驟然暴富這種事,放在別人身上是好的,放在她身上,只會帶來無數麻煩。沒看見昨天她們賣的火,貿易園就已經有幾個明顯看著不是客人的商戶過來打聽了嗎?

 幸好她早有防備,說話都是滿嘴跑火車。

 元棠很是想得開:“本來擺攤就是一時權宜,要是這次掙的足夠,我就打算等到寒假找個穩當點的生意幹。”

 胡青這邊的貨源她不願意放下,可也知道胡青沒有那麼穩定,他出車沒有規律,就像這次,一旦哪個東西賣的好,她也就只有檯面上那一點貨,根本吃不到最大的紅利。

 胡燕想到元棠透露出來的意思,把屬於胡青的那部分錢推給他,包括上次要分給胡青的那一部分,然後解釋了一下分成。

 胡青之前就聽胡燕說了一嘴,那時候他急著出車走,沒聽那麼細,只說下次回來再給他就行,可胡燕把二百多塊一拿出來,胡青就呆了。

 這麼多!

 胡青不願意收了:“你拿著吧,我也就是幫個手,不用你給我錢。”

 妹子給個幾十,他就笑著接受了,可二百塊,這實在是太多。

 胡燕抱著他胳膊非要讓他收,倆人扯了一來回,胡青執意不收:“實在不行,你拿著這個錢給咱媽買東西,就當是我孝敬咱媽了。”

 他常年不在家,母親一直是妹妹照顧的多一些。這也是他對弟弟妹妹總是抱有歉意的原因。出大車這幾年,他一走就是好些天,家裡弟弟會三兩天回來一趟,妹妹更是基本就在家裡。胡青覺得自己付出的少,這錢他拿著也是不

 安心。

 胡燕堅持要給,胡青最後只能無奈道:“要不然就給咱媽吧。”

 他倆都不願意拿著這筆錢,拿給胡母算是最好的結果了。

 胡燕也同意了,拿著錢給她媽送去。

 胡母在屋裡正在查禮單,算著到時候大兒L子結婚要叫哪些親戚來,突然被小女兒L砸了二百多塊錢,叫她暈乎乎的。

 她是知道小女兒L跟元棠混著在擺攤的,可燕子在她眼裡就是個不懂事的丫頭,怎麼才幾天,她就賺了這麼多?

 胡燕抱著母親的手:“小棠很厲害的,當然啦,我也很不錯!”

 她這翹尾巴的樣子落在胡母眼裡,自然是有點可愛的。

 胡母摸了摸她的臉:“好好好,媽總算是享道你們福了。”

 轉過身抹了一把眼淚,她早年喪夫,一個人帶著三孩子,沒少被人擠兌看不起,不然不能分到後山這麼偏的地方來蓋房子。

 好在大兒L子二兒L子都爭氣,現在小女兒L也能掙錢了,胡母只覺得自己過去吃的苦都有了回報。

 胡燕也忍不住有點難受,雖然她最小,可家裡的苦日子她也有點印象的,後來是大哥二哥撐起了這個家,她才逐漸成為村裡同齡姑娘裡過的最好的一個。

 她靠在母親懷裡,從未覺得自己的心如此柔軟。

 “媽,我一定好好孝敬你。”

 胡母摸著她的手:“媽不指望你孝敬,你過的好,往後嫁個好人家,媽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大兒L子有了著落,二兒L子前幾天也給她透出意思來,說是也差不多有了點眉目,現如今她只剩下小女兒L一個心頭病。

 只等小女兒L嫁個好人家,她這輩子任務就完成了。

 胡燕從母親懷裡掙出來,一臉不情願:“我才不嫁呢,不跟你說了,我找二哥去!”

 她一走,胡母就搖搖頭,嘆氣道:“還是個小孩子呢。”

 一說嫁人就不好意思,也不想想她現在十六七了,也沒幾年了。

 胡母轉身把二百多塊收起來,她不差錢,大兒L子二兒L子每個月都往家裡交三十,胡燕上班之後一個月往家裡交二十。她根本花不完,攢下不少,這次給大兒L子辦事,大頭的彩禮待客錢兒L子出了,小頭的錢她攬了過來。二百塊進了賬,她立刻想著老大的婚事還有什麼需要花錢的地方。

 “嗯,該給範娟多買兩身衣裳。”

 這二百正好,給親家那邊多五十的扯衣裳錢,再留出一百把菸酒檔次往上提一點……

 ****

 元棠賣東西賣的起勁,元棟這周也回了小河村。

 村裡最近家家戶戶都在下粉,老遠能看見有些人家冒著白煙,各家各戶都留了幾分地平整好,就是曬粉場了。元棟一路走來,見到不少人在忙碌。

 元棟忍不住回憶起上輩子。

 小河村一直都有下粉的傳統,現在這時候,因為村裡還沒通電,所以一直都是手工下粉,等到過兩年,

 村裡就有電了,那時候有人就開始去山裡的村子收紅薯,收回來之後用機器下粉,機器增加了效率,產量一起來,立刻就吸引了不少縣裡的小販來收購粉條,後來更是周邊的縣城也有販子來收。

 本來靠著這個逐漸熱鬧的生意,小河村是很有發展的潛力的,可這門生意做到九幾年末,很快就出了事。

 起頭是村裡幾家為了降低成本,用買來的現成的木薯粉替代了一部分的紅薯,畢竟兩者成本相差將近一倍,這幾家也靠著這個“竅門”掙了不少錢。

 很快,這件事就在村裡傳開了,做粉條的村民都開始有樣學樣,有那黑心的,乾脆用了七成的木薯粉,做出來的粉條一點都不勁道,一燒就斷。

 這些內情遮掩了三年,最後被一個記者捅出去,上了省報。

 小河村也因此失去了這門營生。

 ……

 元棟心裡覺得難受,他回到過去,最大的一個發現就是,他明明知道很多事情,但卻無法利用這些事情來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