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李興家貸款

 中午張秀花和李建國一塊在飯館吃飯,李建國問她有沒有買房。

 張秀花更想要商鋪,她穿過來那會兒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可現在樓盤沒什麼人,房子根本賣不出去,她現在買了,商鋪就砸手裡,就很猶豫。

 李建國嘆道,“買房還是去首都比較好,那邊房子不愁租。咱們這個縣人太少。好幾家工廠又倒閉了。因為之前服裝廠三次轉讓,南方的商人根本不敢買。就怕傾家蕩產。”

 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最拿得出手的業績。那些商眾鼻子都很靈敏。只要一個被坑,其他商人都不敢再冒險。

 張秀花聽到這話,有點困惑,“我看懷橋路人很多啊。”

 李建國面露古怪,囁嚅著嘴唇,想說什麼,但又不好開口。

 張秀花見他這副樣子,以為他不信,就有點急了,“真的,我看好多人進了那工廠。生意不好,招那麼多工人幹什麼。”

 李建國看了眼四周,示意她小聲一點。

 張秀花總覺得他怪怪的,她說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嗎?

 李建國壓低聲音告訴她,“其實那是一個空廠。那些男人進去也不是為了做工。”

 張秀花微皺眉頭,什麼意思?

 李建國見她跟個榆木疙瘩似的,只好說了實話,“那地方是個紅燈區。”

 萬幸張秀花是知道這個詞的,她上輩子在鵬城那種發財地方打工,怎麼可能不知道這詞的意思。但她以為北方邊境經濟不發達,不會有這種藏汙納垢的地方。誰曾想這種事情跟地方無關。跟經濟也無關,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

 她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

 李建國嘆氣,“咱們農村人有地,城裡人有什麼?工廠倒閉後,供應糧也斷了,他們吃什麼喝什麼?不得另謀出路嗎?”

 張秀花脫口而出,“他們可以去南方打工啊?”

 “南方也不是收容所,怎麼可能都過去。有的人家裡有拖累走不了,總不能一家人餓死吧?”李建國初聽說時,也是相當愕然,可過後又覺得淒涼,“你注意到那條路有許多酒吧,娛樂場所紅火,也是原因之一。”

 張秀花一時無法接受,她見不見為淨,吃完飯就回家繼續給果樹剪枝。

 她鬱悶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四月一日,全國取消糧票,她才重新打起精神。

 其實自打各縣開始招商引資,國有工廠倒閉,私人工廠崛起,私人小賣部興起,糧票就已經逐漸無用。

 這次取消對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柴油可以隨意購買。不像以前,各家限量供應。

 張秀花這邊也不再摳搜,柴油三輪車可以隨便開啦。

 村裡有的人家開始賣米花棒,之前他們村賣這個,因為柴油不夠,只能放棄。現在好了,柴油供得上,每隔幾日就有人過來炸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