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下的星 作品

第46章 易中海徒弟的挑釁

 他比較想嚐嚐麵茶、油炸糕和艾窩窩、褡褳火燒這些前世沒在四九城吃過的。

 李文明找了一家人比較多的店。坐下就開點,點了不少。

 一碗麵茶,四個艾窩窩,一個油炸糕,再加四兩褡褳火燒,分別是羊肉西葫蘆餡兒和牛肉尖椒餡兒。

 李文明看著別人吃的賊香,再加上聞著店裡的各種香味,自己也餓了。

 沒想到這店效率還挺快,沒等一會兒就上來了。

 “同志,芝麻鹽那邊自己拿,醋也在那邊。”

 服務員把東西上齊以後,告訴了李文明一聲在哪裡拿東西,馬上就去迎接下一波客人了。

 四九城就這一點不好,人忒多。

 李文明拿了點芝麻鹽,端回了一碟子醋。

 把芝麻鹽在麵茶上撒好。

 前世他就聽說過了麵茶的大名,什麼不用任何餐具,單手托起麵茶,嘴吸入口中,慢慢轉,慢慢吃。

 李文明心想,料都在上面呢,這麼喝不齁得慌嗎?

 後來還是一個四九城的朋友告訴他,想咋吃咋吃。沒那個窮講究。

 也可以把芝麻醬、芝麻鹽和下面的糜子面刨到一勺裡面。

 這樣第一口什麼味兒,最後一口也是什麼味兒。

 李文明這麼刨了一口,芝麻醬的香味在味蕾上綻放,鹹淡味也正合適。

 美!

 李文明又夾了個褡褳火燒,褡褳火燒是起源於清初的北京小吃。

 長條狀的麵皮裡面裹著滿滿的餡兒。因為外形像蒙古人裝財物的褡褳兒,所以叫“褡褳火燒”。

 李文明一咬,滿滿的都是牛肉餡兒。

 外皮酥脆,肉餡嫩滑,就是有點膩。幸好剛剛拿了醋,李文明沾了沾醋。

 再一口下去,酥脆的外皮、肉餡裡的油脂和醋碰撞的滋味,絕了!

 吃了半天鹹的,李文明又夾了個艾窩窩。

 據說這是宮廷裡流傳出來的小吃,江米做的,裡面有餡兒,外面沾著白麵。看著雪白雪白的,跟小白饅頭一樣。

 李文明一咬,裡面餡兒的桂花味噴湧而出,酸酸甜甜,香香的。

 在這個大家都在吃窩窩頭的年代,吃這麼一頓早飯,就兩個字。

 享受!

 李文明這一頓早飯就吃了一塊錢。

 這要是讓四合院裡的眾禽知道,恐怕要驚掉下巴。

 有錢也不能這麼花啊。

 但李文明無所謂,畢竟他身懷系統,各種物資馬上就可以在系統中產出了。

 而且他感覺褡褳火燒真的好吃,又多買了點。放在了空間裡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