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非人 作品

第39章 二犢子的故事

 “怎麼了?”郝萌被二柱的一驚一乍嚇了一跳。

 “這……好像是墳。”二柱盯著土包說道。

 郝萌愣在原地,手中的婆婆丁落在了地上。

 李清棠心裡也是咯噔一聲,如果說挖野菜有禁忌的話,那別動墳頭上的絕對排在第一位。

 小時候她就和姥姥一起挖過婆婆丁,那時姥姥為了教育她不要動墳頭上的,還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村上的一個人,屬於姥姥的父輩,大夥都叫他二犢子。

 這個綽號一語雙關,一方面這人壯得像牛犢子一樣,另一方面,犢子這個詞在東北可不是什麼好詞。

 犢子一般指不孝順,比較能裝13,待人接物不正常,總之,不是個好人。

 二犢子能得到這個綽號,自然也不是什麼善茬,平時牲口八道的,挖絕戶墳踹寡婦門的事沒少幹。

 村裡人對這種雞鳴狗盜的人防範意識都很強,二犢子的汪洋大盜事業日薄西山。

 打工種地是不可能的,二犢子做事沒什麼長性,於是,在狐朋狗友的出謀劃策下,他開始做起了藥材生意。

 因為信譽不好,收是收不來了,只能自己採。

 說來也怪,二犢子這小子可能命裡就有這份財,每次進河套都能帶回來不少藥材。

 那時的河套還沒有開發到現在這種程度,到處都是塔頭溝,樹毛子,少有人跡,所以藥材很多。

 二犢子嚐到了甜頭,開始每天早出晚歸進河套採藥,也就沒時間禍害鄉里鄉親了。

 有一天,二犢子照例進河套採藥,一上午過去了,卻是一無所獲。

 只因河套外圍的都被他採得差不多了,他從來不相信什麼細水長流,每遇到藥材生長的地方都是大小一窩端。

 無功而返二犢子自然是不願意的,便壯著膽子進了河套內部。

 相比外圍,河套內部去的人就更少了,裡面地形複雜,野獸很多,而且還有不少妖魔鬼怪的傳說。

 相傳早些年小日子曾在這裡搞過屠殺,死了很多人,為了防止瘟疫,屍體都埋在了河套裡面,有個亂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