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龍脈

 而如果粗頑臃腫,慵獺低伏,草木不生,峰巒突觸,怪石嶙峋,如刀似劍,像枯木死魚一般,則是沒有生機,乃死龍,葬之不吉。

 千百年來,風水家們給龍脈起的名字便不計其數,強龍、弱龍、肥龍、瘦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病龍、劫龍、殺龍、真龍、假龍、貴龍、賤龍……

 張道玄沒想到這座縣城下方居然隱藏著一條龍脈,當然,並不是主龍脈,而是龍脈的分支。

 此分支並非纏護真龍的枝幹,而是由主龍脈分出來的小龍脈。

 華夏大地自然不會只有一條龍脈,歷史上每一個王朝的興起,背後都有龍脈的影子。

 夏朝的龍脈在川地九龍山,商朝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

 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隴西,宋朝的龍脈在洛陽,元朝的龍脈在草原,明朝的龍脈在鳳陽,清朝的龍脈在長白山。

 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龍脈的具體位置很難確定的,因為龍脈並非靜止不動,不然這些王朝豈不是一直繁榮昌盛,哪裡還有王朝更迭。

 但能夠確定的是,華夏龍脈的祖脈是崑崙山,也就是主龍脈,其他的都是分支。

 比如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阿爾泰山、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

 橫斷山脈、六盤山、秦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南嶺、黃山、玉山、峨眉山加上五嶽,這些尚且只是大山脈,小山脈不計其數。

 當然,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此龍脈都是山與水並存的。

 在華夏,即使是沒學過風水的普通人,也知道墓穴依山傍水才好。

 江河是龍的脈絡,水是龍的血液,大江大河亦是龍脈的一部分。

 黃河、長江、珠江、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門江、嫩江、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淮河、海河、湘江、嘉陵江、邕江、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