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置辦路引

 就如娶了左丞的嫡女,借用左丞的勢力,又極有計謀地籠絡了丞相。 

 熹和皇帝本就有意重用他,姑母又成了皇后,層層便利的加持,以至他在官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仕途之路基本上沒什麼大坎坷。 

 熹和十一年初,熹和皇帝頒佈了新政,改革管制,重新調整朝廷機構,裴凌筠對改革管制新政有功,成了權傾朝野的第一宰輔。 

 思及此,容卿音只覺悶痛與苦澀交雜堵在胸口,遲遲撫平不了。 

 他的野心很大,無論是前世還是這一世,他都不會來九川縣這種小地方當一方小官,大概也會娶了京城貴女,或許又是那位左丞的嫡女王雲寧。 

 不過,這些都與她無關了,往後他們再無交集。 

 來治理九川縣的新知縣是張逸淮,是一位廉潔清正的好官。 

 前世張逸淮與裴凌筠是一起參加考試的,只不過得了第三名探花,隨後到九川縣做知縣,因開鑿漕運河與治理九川縣有功,後被提拔為安平府知府。 

 十二年夏,熹和皇帝帶著皇后南巡,裴凌筠隨身陪著,那時熹和皇帝和皇后有意調和她與裴凌筠僵冷的關係,便讓她跟著去了。 

 也就那時,她在九川待了小半個月,在九川逛了一圈。 

 也見過張逸淮,清風俊朗,妻子也是個綽約多姿的美人,夫妻倆成親六年,生了兩兒一女,感情甚好,瞧著真是羨煞旁人。 

 前世她與裴凌筠也有兩兒一女,他們是沒有這麼好的情分在的。 

 容卿音摸了摸肚子,眼裡不知何時蓄了一眶淚,綿綿落下。 

 有前世之事困擾,這一夜又是輾轉難眠。 

 翌日就睡得晚了些才起來。 

 置辦路引這事已經跟里正提過了,里正說成了之後會讓人把路引送過來,知縣大人那邊幫忙打點好,卻沒有要她的錢。 

 想來應該是知縣大人自己墊付了。 

 她知道,能得這麼多便利,皆是因為有裴凌筠這個舉人身份在。 

 只是他們和離之事,里正和知縣肯定都是知道的,為何還要給她諸多便利,也是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