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草的豹子 作品

第325章 都是大牛人物呀!

中午吃完飯以後,伊寧讓伊核平揹著包袱來到了張祥這裡。

伊寧獨自進屋,張祥一個人正趴在桌子上奮筆疾書。

伊寧問道,

“寫的啥?”

張祥抬頭看看是他,說道,

“皇上來了也不招呼一聲,我也好接駕呀!”

伊寧笑道,

“別鬧了,咱倆用的著嗎!”

張祥道,

“那也不行,這個時代就這樣,面子上的事還是要做的!”

伊寧笑道,

“行了,以後注意,看看我給你帶啥來了!”

說著,把包袱放在桌子上解開,張祥一看這麼一大堆紙,就知道伊寧是回去過了。

“帶這麼多,都有啥?”

伊寧道,

“採礦、鍊鋼、煉油、內燃機都有!”

張祥納悶,

“你是怎麼帶回來的?”

伊寧抱怨道,

“纏在身上,都他媽裹滿了!”

張祥納悶,

“從開始我就納悶,你的身體不是回不去嗎,怎麼能帶東西!”

伊寧道,

“那誰知道去,反正第一次過來就把綠水鬼帶來了!”

張祥道,

“別抱怨了,你還能回去快活幾天,我可是一次也沒回去過!”

伊寧也是納悶,

“對呀,你怎麼就回不去呢?”

張祥撇了他一眼,

“這是讓我老老實實給你打工呀!”

伊寧無話可說,只能是攥著拳頭來了個給力的表情說道,

“咱們一起解放全人類!”

張祥不再理他,拿起資料翻看起來,嘴裡嘟念道,

“這技術是有了,加工能力跟不上呀!”

伊寧道,

“是呀,啥設備都沒有可真愁人呀!”

張祥道,

“現在電力有了,先弄一臺車床出來,有了第一臺以後就好說了!”

伊寧道,

“能不能先把柴油機弄出來,造不出汽車,弄個三蹦子開著也不錯呀!”

張祥道,

“這個主意好,三蹦子比較簡單,也能解決大問題!”

這話不假,後世的十二馬力柴油機裝在三輪車上,時速可以跑四五十公里,載重可以到兩噸。

經過改裝的十二馬力拖拉機可以拉五六噸重,比最初的嘎斯汽車不少拉!

鑄造加工的一些小型設備開始,慢慢都會有的!”

伊寧笑道,

“那我盼著啦,開著三輪車征服歐洲,想想挺過癮!”

張祥道,

“你的趕緊弄橡膠呀,沒有橡膠輪胎靠木頭車軲轆別說歐洲,連通州也到不了!”

伊寧笑道,

“已經開始了,放心吧,耽誤不了事!”

伊寧問道,

“那些工匠們手藝怎麼樣?”

張祥道,

“千萬別小看這些工匠,就是在現在的那邊,最先進的機床有時候也替代不了人工,比如說人工研磨!”

伊寧笑道,

“這個我懂!”

張祥喜滋滋的說道

“你猜我找到誰啦?”

“誰?”

張祥道,

“徐壽、華衡芳、李善蘭還有丁拱辰!”

“我靠,你牛逼!”

伊寧高興起來,自己怎麼就把他們給忘了呢?

這可都是真正的大牛,雖然自己有完整的資料,可是也要有人能理解能看懂這些資料呀!

他們這些人就能做到,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大翻譯家。

說到民族工業近代史上有幾個繞不過去的牛逼人物,咱們這裡儘量簡單的介紹一下他們。

第一個牛逼人物叫李善蘭。

他是浙江海寧人,1811 年出生,逝世於1882 ,享年七十二歲。

李善蘭可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力學家和植物學家呢!

他創造了二次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研究了各種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

這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也是 19 世紀中國數學界最牛的成果!

1852 年,他去了上海,參加西方數學、天文學等科學著作的翻譯工作,8 年就譯書 80 多卷!

逝世之前,他是北京同文館天文學算館總教習。

他編輯的《則古昔齋算學》之中,包括有他的數學著作13種。

他從小天資聰穎,過目成誦。

9歲讀了《九章算術》,開始對數學感興趣,

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時,自學<幾何原本>前六卷,

1845年發表《方圓闡幽》、《弧矢啟秘》《對數探源》。

1846年發表《四元解》2卷,

1848年發表《麟德歷解》3卷。

1852年,與英國人偉烈亞力合譯了《幾何原本》後9卷,

1859那年,他和他人合作翻譯的《代數學》13 卷、《代微積拾級》18 卷和《談天》18 卷問世!

他還和艾約瑟一起翻譯了《重學》20 卷、《圓錐曲線說》3 卷。

他又與偉烈亞力、傅蘭雅聯手,翻譯了牛頓的大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他在譯作裡創造了好多數學名詞和術語,像微分、函數什麼的,一直用到現在!

1867年他在南京出版《則古昔齋算學》。

他在任北京同文館天文算學總教習期間,審定了《同文館算學課藝》、《同文館珠算金□》等數學教材,說是中國近代數學教育的鼻祖當之無愧!

第二位牛逼人物叫徐壽。

他是江蘇無錫人,今年33歲,歷史上是清末最有名的科學家。

他翻譯有《化學鑑原》、《化學考質》《化學鑑原續編》《化學鑑原補編》《化學求數》、《物體通熱改易論》等書。

現在大家用的化學元素週期表就是他翻譯的。

他創造的鈉、鈣、鎳、鋅、錳、鈷、鎂等中文譯名一直沿用至今。

他還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

他與華蘅芳等人制造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

他們還造出來以蒸汽為動力的木質輪船“黃鵠”號

將原來的黑火藥改為栗色火藥他功不可沒。

他還試製硝棉無煙火藥和作為引爆藥的雷汞。

他是大家公認的“近代的化學之父”。

他編輯出版的《格致彙編》,對我自然科學的發展意義重大。

他1818年生人,1884年去世,享年67歲。

第三位牛逼人物就是華蘅芳。

他今年才18歲,他是以算學被錄取的。

歷史上,他是清末數學家、科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

他酷愛數學,遊學上海時,李善蘭向他推薦西方的代數學和微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