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勝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 出其不意

 張朗讓喜子將幾臺車運沙車派走之後,便等待起了車輛被攔截的消息。

 惡戰在即,張朗心中並沒有多少緊張,因為他吃的就是訛人這口飯。

 他九十年代末步入社會,那時候的底層混混很少有自己做生意的,一來是因為網絡不發達,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二來也是因為這個群體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數人都沒有做生意的頭腦和水平。

 九十年中期,由遊戲廳、歌舞廳、錄像廳與檯球社組成的“三廳一社”,成為了社會小青年聚集的重災區。

 那時候張朗的父親看到商機,開了一家檯球社,第一個月的收入,就超過了一家人大半年的工資。

 一家人原本以為抓住了由集體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間的風口,可以過上好日子,結果從第二個月開始,當地的一些無賴看見張家賺了錢,麻煩就跟著來了。

 一波一波來收保護費的地痞,宛若蝗蟲衝進了玉米地,短短一週時間,檯球社便被不同的人砸了三次。

 1995年末,張朗的父親跟幾個打球不給錢的小青年吵起來,被人用刀砍斷了左手筋腱。

 當時還在鋼廠做工人的張朗,聽說父親的遭遇之後,當天晚上就拎著一把菜刀,趕到了那群混混的出租房,重傷一人,輕傷四人。

 當晚,張朗嚇得發了燒,坐在家裡的土炕上一夜未眠,等著警察上門來抓人。

 結果天亮之後,來的並不是警察,而是之前砸店的那些地痞,主動送來了賠償。

 一年後,鋼廠倒閉,被買斷工齡的張朗下了崗,接手了家裡的檯球社。

 在哀鴻遍野的下崗潮當中,張朗並未受到太多影響,而是憑藉家裡的檯球社,度過了那段艱苦歲月。

 說來也怪,以前在工廠裡被人呼來喝去的張朗,老老實實工作,踏踏實實做人,卻從未受到過尊重。

 反倒是他砍傷了那幾個鬧事的混混以後,在周邊聲名大噪。

 東北的混子多,根源就在下崗大潮上,大量工廠倒閉,年輕人流離失所,那幾年混子的數量翻著倍地往上漲,細數東北三省世紀前後的江湖梟雄,大多都跟下崗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