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83章 巧言善變的楊局

 聽楊局說完,陳陽都愣住了。這話要是從別人嘴裡說出來,陳陽並不會這麼驚訝,你是誰呀,文物局局長,居然敢這麼說?

 楊局長說的這話簡直是太業餘了,有些類似後世的國寶幫了。現在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關於國寶幫拿著古董,去找專家鑑定發生爭執的視頻。

 專家們常說的就是器形不符,判斷一件東西是不是古董,首先就要判斷器形,器形的依據來源於正史記載或者歷史收錄。

 比如說元青花,執壺、梅瓶、長頸瓶、葫蘆瓶、玉壺春瓶、高頸大罐等等,這些都是有歷史研究作為依據的。

 如果你拿出一個元青花菸灰缸,專家指定說你這東西是假的呀,因為歷史上沒有關於它的記載,第一時間就可以判斷是假的。

 當然,也會遇到例外,還拿元青花菸灰缸做例子,雖然器形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元青花菸灰缸的質地、用料、工藝等等方面,都符合元青花的藝術工藝,這時候怎麼辦呢?上檢測手段,當一切都沒有問題之後,最後報到最上面,從此元青花就又多了一種形狀。

 但是這其中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有可能一年、兩年,也有可能時間更長。

 而今天楊局說的那番話,實屬外行,陳陽不相信,連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都不懂。

 “陳老闆,我覺得楊局長說的有道理,或許真的是融合了宋朝文化呢?”

 已經有記者開始相信楊局說的話了,這也難怪,畢竟遼宋屬於同一時期,吸取宋朝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陳陽迎著楊局的目光看了過去,隨即微微點點頭,“楊局長的見解,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來看看這鎏金帶的外觀。”

 說著話,陳陽指著鎏金帶說道,“久經歲月的老鎏金,包漿古樸自然,沉穩啞光,柔和油潤乃至有極美油酥感,既無火氣與賊光,亦無汙濁混沌。”

 “而眼前這條鎏金帶,雖然已經做舊,但依舊難掩光亮,而且賊光感十足,這是其一。”

 說道這裡,陳陽伸手將一塊鎏金帶拿在了手中,向所有記者展示說道,“其次我們來看鏽斑,真品有與鎏金層一體、褐斑為主的,或呈現褐色或者暗紅色。而我手裡這塊鎏金帶,鏽斑呈現為暗黑色,雖然與鎏金層融為一體,但一點美感都沒有,我想這應該是用強酸咬蝕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