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636章 仰蓮紋,不借用邊線

 “而且,”陳陽用手敲擊了一下桌面,“仰蓮紋是判斷瓷器屬於元代還是明代,一項重要的標誌紋飾。”

 陳陽示意秦浩峰去找一件元青花和一件明代帶有仰蓮紋的器物過來,仰蓮紋只要有實物在手,一點就明白。秦浩峰和柱子一人抱著一件瓷器,將物件放在桌面上,陳陽伸手拿起一件元青花大罐,下方就是仰蓮紋。

 “元代,單個蓮瓣的體型較大,大而疏朗;每個蓮瓣單獨成型,互不連帶。瓣肩寬於瓣蒂成喇叭狀,隨器型的收 口 或收底造型而組成仰瓣蓮或覆瓣蓮。花瓣肩部平衡,中心略略尖出收口。”陳陽指著底部的仰蓮紋向幾人講解著。

 “輪廓用一粗一細兩條線描繪,外側線條粗而厚實,內側線條纖細,粗細條的描繪方法或雙鉤輪廓線然後填圖,或直接塗抹而不勾輪廓線。內側線條則單筆畫出,連接處可以看到較粗的結點。”

 “蓮瓣中間留白較多,描繪花卉、雲頭、八寶、雜寶等,在規矩中力求變化;蓮瓣造型較為固定,變化不多,大體形態上是相仿的,細節處略有不同。”

 說著話,陳陽將元青花放在了桌面上,又拿起眼前這件明宣德黃地釉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指著下面的仰蓮紋讓幾人自己看,“明代瓷器的燒造各個時期有各自的特點,因而仰俯蓮紋也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在繼承了元代風格與造型特點,明早期,洪武、宣德、永樂時期,蓮瓣不相連的情況依然存在,但更多地是蓮瓣直接相互連接,兩個蓮瓣功用中間的一條主線。”

 “單個蓮瓣較大,但已不像元代那樣佈局疏朗,開始變得緊密且侷促了。同時,永樂時期蓮瓣紋較清雅,宣德朝則更豐滿,且以色地滿塗留白為主,線條淡描為輔。”

 元 青花大罐和大明宣德 黃地釉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仰蓮紋對比

 說到這裡,陳陽看了一眼三人,“除了這些,你們還看出什麼來了?”

 秦浩峰在旁邊仔細看了又看,“蓮花瓣更形象了。”陳陽聽完點點頭,“還有呢?”

 “沒有邊框了!”柱子一語中的,“哥,元青花的仰蓮紋四周都有一個邊框,等到了明代的時候,這個邊框沒有了,直接就是紋飾了。”

 陳陽笑著打了一個響指,“答對了!這就是最大的變化,”

 “明代仰蓮紋,不再像元代一樣,需要借用邊線!”陳陽笑了一下,指著兩件物件的底部向三人解釋著,“簡單直白點說,元代的仰蓮紋都有邊框,而到了明代,這個框沒有了。”

 “術語叫做,不借用邊線,但你們不用管,只要記住有沒有框就可以了!”說道這裡陳陽呵呵一笑,“我們只是古董商,不是研究員,不需要考慮古代人是怎麼畫出來的,只要記住特點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