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687章 一張圖讓你看懂青花瓷

 這段題款的大致意思是:時間: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四月地點: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裡荊塘社人物:張文進事件:將香爐和一對花瓶供奉給星源的一間祖師道觀,以祈求閤家平安。

 遺憾的是,這對珍貴的元青花瓷器被當時所有的古玩高手判為贗品,因為“元代無青花”是當時古玩界的共識,就這樣在自己的家門口失去了認識元青花的機會,這對象耳瓶被大維德爵士買走,流到了國外。後來這對瓶子被大維德基金會收藏,成為了元青花瓷研究的起點,由英國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古瓷器學者霍布森在1929年,美國佛利爾藝術館的中國古陶瓷學者波譜博士於1956年,先後發表了幾篇關於元青花的論文之後,加上我國在1964年發掘了元大都,元青花才被業內人士重視起來。

 而真正讓元青花名揚海外的,還是2005年那件“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在倫敦佳士德以1400萬英鎊 (約2.3億rmb)的價格成交之後,所以在這之前,大家都只認明青花,所以誰會注意元代蘇麻離青料是哪裡來的呢?

 “這就是為啥我把元寫在最前面的原因,”柱子看著勞杉,一臉認真的說道,“大家都知道蘇麻離青是鄭和下西洋從波斯帶回來的,但你想想,元代版圖多大,那時候波斯就是咱們的附屬國!”

 “元代那幫傢伙,騎著大馬,出去哐哐給外國人一頓懟,給他們揍的卑服的,”說道這裡,柱子咧嘴一笑,“就跟我揍你一樣,不服?不把他們尿打出來!”

 “所以,元代那個時候,蘇麻離青就是咱們自己的料,隨便用!”

 我艹!陳陽在旁邊瞪大了眼睛看看柱子,自己從來沒跟柱子說過,元代的蘇麻離青料是怎麼來的,他居然......雖然想的不對,但可貴的是,他居然想明白了!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元代就沒了,附屬國也沒了,而且最關鍵的是,這臭要飯的開始禁止海運了!”柱子兩手一攤,“所以,元代一直用的都是蘇麻離青料,而洪武時期因為禁海,附屬國也沒了,蘇麻離青料也沒有了。”柱子低頭從元到了永樂、宣德下面畫了一條橫線,寫上蘇麻離青。

 “一直到了永樂,明成祖朱棣支持鄭和下西洋,他覺得沒事出去嘚瑟嘚瑟也挺好,於是有了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始於永樂三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共計七次,第七次都沒回來就在路上嗝屁朝涼了,所以永樂和宣德時期,用的也都是蘇麻離青料!”說道這裡,柱子看看勞杉問道,“懂了吧?”

 勞杉點點頭,表示這個幾個時代自己知道,反正都是蘇麻離青料,後面自己就分不清楚了。

 “簡單,聽我跟你繼續說,”柱子大手一揮,笑著說道,“歷史得這麼講!”

 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各個時期青花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