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金絲鐵線

 “那也比你強!”秦浩峰瞪了一眼柱子,“你還說是怕燒散花了,用金絲鐵線捆著呢!”

 宋青雲看了一眼拌嘴的兩人,不由嘿嘿一笑,秦浩峰的想法還靠點譜,柱子這想法,還用金絲鐵線捆著,啥東西能燒成那麼碎!

 陳陽示意倆人先別拌嘴了,用手在盤子邊緣劃了一圈,“這就是紫口鐵足中的紫口!”

 由於燒造哥窯瓷的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還原,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而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俗稱“紫口鐵足”。

 紫口

 說著話,陳陽將哥窯翻轉過來,指著底足讓幾人看著。

 鐵足

 紫口鐵足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哥窯瓷器胎色較深、施釉較厚,在焙燒過程中器口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下垂流變薄,映出紫黑色胎骨;而採用墊餅墊燒的瓷器,為避免釉與墊餅粘連,底足需刮釉,遂露出鐵黑色胎。

 秦浩峰和柱子,還有勞杉趴在旁邊看著,刀疤站在桌子旁邊,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宋青雲示意他去看看。刀疤搖搖頭,表示經過幾次接觸古董,發現自己不是學這東西的料,物件被陳陽說的這麼詳細了,講的也通俗易懂,可自己就是看不懂。

 “不費那個腦子了,”刀疤笑了一下,“這要是個娘們在我面前,就像振豐哥說的,人跟人不一樣,他們的能力是鑑別古董,我的能力是鑑別娘們!”

 “這要是在我面前放個娘們,我能給她看穿嘍!”

 這臭小子!宋青雲微微一撇嘴,表示一會把那幅春宮圖給他,讓他回去看個夠!

 “哥,這底足裡面怎麼還有首詩呢?”柱子一邊看著一邊向陳陽問道,“還是乾隆爺題的呢!”

 陳陽從拿到這物件開始,心裡也是好奇,他倒不是好奇底足為什麼有一首詩,而是在好奇另一件事。據自己知道,京城故宮博物館裡,有兩隻哥窯米黃釉葵口盤,其中有一隻底部就有乾隆爺的題詩,而另一隻則沒有。

 天底下就這麼兩件哥窯葵口盤,如今這件跑到自己手裡來了,也不知道故宮裡有沒有了!

 陳陽看著底足上的題詩,微微笑了一下,“關於哥窯,有一個傳說。”

 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因為弟弟的搗亂,反而成就了哥哥,讓哥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一時間名聲大噪,”陳陽將盤子重新放回盒子裡,“弟弟沒有臉再見哥哥,於是自己去其他地方開了窯口,因為弟弟手藝也是非常不錯,一時間在民間也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