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788章 大清的暖手寶

 為了宋青雲的宣德爐,陳陽準備跟宋青雲去一趟,主要目的倒不是宣德爐,陳陽心裡清楚,這宣德爐用腳後跟想都知道,一定是假的。但宋青雲的愛好,陳陽是清楚的,有消息他不去看一眼心裡絕對難受。

 而陳陽主要是想去看看這寶閣樓到底是怎麼個玩法,居然還可以幫他找物件來換取自己的想要的物件,這可真是從來沒聽說過的事情,所以陳陽抱著好奇的心態,想去看看這寶閣樓到底什麼情況。

 祝語嫣也吵吵要跟著去,本來是陳陽不打算帶她的,把她留在自己店裡,還能給自己搭把手,畢竟她的眼力可比秦浩峰和柱子強的太多了。可這小姑娘不幹,非得跟著去,甚至都開始拉著宋青雲胳膊晃悠了,要知道南方妹子撒嬌起來,可不是北方老爺們能擋住的,尤其是像宋青雲這種老老爺們,哈哈!

 等到了地方之後,陳陽抬頭四周環顧了一圈,看到一棟建築之後,陳陽才知道寶閣樓在什麼位置,前面不遠處的建築,不就是著名的圈樓麼!

 錦城這座城市別名北國春城,在偽滿時期叫新京,圈樓這棟建築是1936年建的,偽滿時期小鬼子在當時的中軸線中央通(現在的人民大街)和大同廣場(現在的人民廣場)附近,修建了豐樂路(就是現在的重慶路),在橫四街(現在的長江路)商業格局基礎上,再打造一個商業一條街。建了三井洋行(現在的長百)、豐樂劇院(現在的吉林大藥房)等等購物休閒場所。

 圈樓,偽滿時期

 但是還缺一個賣吃喝的輔食商場,於是1936年,豐樂路市場拔地而起。1933年之後,小鬼子很多家眷都來到長春,很多人都住在現在的北安路、重慶路一帶,所以,豐樂路市場就建在了圈樓這個位置,26家日本商戶共同經營,蔬菜、水果、水產、肉蛋、雜貨、果子,一應俱全,主要滿足當時小鬼子的日常需要。

 為啥叫圈樓呢?這名字其實還挺形象的。本市的市民一般到這買東西,都是從東南門進去買肉蛋和蔬菜,轉到西北門買熟食,再轉回南門買水果,出大門正好轉一圈,叫著叫著圈樓就叫開了,真不愧是圈樓這個名字。

 1945年光復之後,在大量小鬼子滯留人員帶動下,圈樓一帶成為從古玩字畫、書籍傢俱、衣物被褥、玩具餐具等商品交易的市場。再之後,大量從小鬼子倉庫中流出的軍用衣物、軍用毛毯、布料、鞋帽、手套,也被大量拿到這裡出售。

 1948年解放後,又有大批富戶囤積的物資出現在這裡銷售——圈樓一帶的商貿屬性徹底超越了舊式娛樂業,成為許多無業且疲於生計的市民改善生活條件的謀生寶地。

 1956年由數十家副食商店合併組成重慶路副食商店,1966年改歸國營,1984年更名為重慶路副食商場,當時的券樓是長春最大的副食商店,曾經還需要憑票證到那購物。

 這應該是很多當地人的回憶吧

 再後來又更名為長春圈樓商貿城,到了2010年以後,圈樓雖然還叫圈樓,但已經變成了圈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從物質層面發展到了精神層面。從鮮花到綠植到花鳥魚再到古玩、字畫、收藏等文化項目,甚至擁有1000餘平方米的專業美術館,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及其古董拍賣會,成了當地人精神家園聖地。

 “走吧,看啥呢?”宋青雲在旁邊招呼了陳陽一聲,陳陽這才轉過頭來,示意宋青雲在前面帶路。

 當宋青雲敲開一間大門,兩人走進去之後,陳陽才看明白,這哪裡是樓呀,分明就是一間比較大的店鋪而已麼。鋪子裡面已經有不少人了,有一些攤主已經擺開了自家的攤位,有的攤主正從箱子裡往外掏著一件件物件。一些比兩人來的早的客人,已經開始遊走在各個攤位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