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837章 刀疤,你居然對她有興趣?

 “此經非彼經!”陳陽白了一眼刀疤,無論別人說什麼,這小子總能往歪處想,好好一幅王維的伏生授經圖,到他嘴裡變成春宮圖了!

 “是傳道授業的意思!”

 “哦!”刀疤點點頭,順勢湊了過來,最後嘴一撇,“切,這不就一個老頭,沒意思!”

 陳陽根本就不搭理刀疤,低頭將手電湊近了畫卷仔細看著,畫上有不少黴斑,而且有很多留白的地方都缺損了。該圖無款,右上有南宋高宗題“王維寫濟南伏生”。鑑藏印有“宣和中秘”印、“易庵圖書”、“商丘宋犖審定真跡”、“蕉林鑑定”、“北海孫氏珍藏書畫印”、“景賢鑑藏”、“江南黃琳”、“休伯之印”、“黃林美之”等。卷後附有宋代吳說、清代朱彝尊、宋犖的題跋。

 卷後題跋

 我艹,陳陽有些發懵,從上面的藏印和題跋,完全可以確定這是一幅真跡,可伏生授經圖不應該出現在這了呀!

 伏生為漢代濟南人,字子賤,原為秦博士。據說當時秦始皇焚書時,伏生冒生命之危保存了《尚書》。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學受到極大打擊,至西漢文帝時,求能治《尚書》的人,時伏生已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文帝使晁錯往受,得二十八篇,即所謂“今文尚書”。

 到了漢代的時,漢文帝尋找能夠治《尚書》的人,天下只有伏生一人,但這時候伏生已經到了90歲高齡,無法前往長安。漢文帝之後讓晁錯趕往鄒平,向伏生請教《尚書》。這幅畫畫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但這幅畫只出現了伏生一人,伏生年紀已大,白髮長髯,瘦骨嶙峋。

 畫中伏生是一個白髯老者,他著一頭巾,頭微左側,赤裸肩背,肩上披紗,坐於蒲團上,右手持卷,左手指點,雙目圓睜,大約正講到緊要之處吧。該畫人物姿態自然,好像是照相機隨意拍攝的一個生活場景,沒有做態。從人物到案几、蒲團等圖都畫的較為工整,線條也具有很高的水平,從繪畫難度上來講,作者不畫背景,大量留白,敷色清雅,這是最簡單的一幅畫,不過,王維將伏生畫的栩栩如生。

 唐 王維《付生授經圖》

 畫中線描手法高超,伏生坐在蒲團上,蒲團用草編織出來,每根草都跟你畫出來了,伏生的鬍鬚和頭髮,也都畫的非常仔細。最重要的,這幅畫所表現的是,伏生一種老年人的狀態,遊絲般的線條著重描繪出了伏生額頭的皺紋與鬆弛的皮膚,突出了伏生年登耄耋的特徵。

 局部

 “誰的?”就在陳陽疑惑之際,宋青雲一邊收拾著小鬼子的文件,一邊向陳陽問了一句。

 宋青雲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除了唐代名家王維之外,明代畫家杜堇也曾經畫過伏生授經圖,表現的也是這個題材。只不過杜堇畫面繪蕉林一隅,左邊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之態的長者正在聚精會神地講經,那超然的神態彷彿完全沉浸在講經的氣氛裡,他就是伏生。對面伏坐於書案前,專心致志地作著記錄的大概是學生晁錯。

 杜堇這幅畫比王維這一幅畫的更加全面,坊間說晁錯到了地方之後,發現伏生年事已高,無法傳授,只能讓其女兒代為傳達自己講解尚書的意思,所以出現畫面中間的女子,應該是伏生的女兒,伏在桌案前的便是晁錯。

 “王維的!”陳陽回答了一句,專業的事情還得專業的人,陳陽只說了一句伏生授經圖,宋青雲就知道問是誰畫的,不像刀疤!

 不過無論是王維的,還是杜堇的,都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不可能!”宋青雲整理文件的手停了下來,抬頭看了陳陽一眼,“確定不是老仿麼?”

 陳陽搖搖頭,表示在這這種光線下,自己判定不是仿的,具體的還要找光線好的地方看,不過依目前情況來看,應該是真跡。宋青雲聽完之後,拿著手裡的文件直接走了過來,順勢將文件放在桌面上,陳陽注意到,宋青雲居然找到了一本小鬼子的日記,這也要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