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907章 這鳳紋盞不對

 “耿老,您請!”說著話,宋青雲順勢將錦盒推到了耿老面前。

 耿老嘴上笑著表示,大家誰先看都一樣,但已經伸手從錦盒中拿起了鳳紋盞,一番仔細查看之後,耿老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但又自顧的搖搖頭,底下一眾人看著耿老的表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這要是耿老說看不準,那幾乎這物件就算是廢了。

 最後耿老輕輕點點頭,將物件放回盒子裡,示意身邊的宋開元看看。雖然陳陽也很想看,但畢竟大人物在這裡,自己年齡又最小,怎麼都輪不到自己先看。就這樣,一圈輪下來,差不多快一個小時了,物件才算轉到了陳陽手裡。

 這隻鳳紋盞品相不錯,只有輕微的自然磨損痕跡,並無殘缺,也不是損壞之後修復的,這樣的品相,在這個年代在行內收多少錢,陳陽不太清楚價格,但放在後世,品相不如這個的,起步價最少二十萬,上拍賣的話,幾乎都是在百萬以上。

 可南宋的吉州窯到現在,七百多年的歷史,這物件能保存如此之好,不由讓人懷疑。但這不能作為懷疑的證據,因為一些釉色極好的出土器物也不是沒有,雖然只是典型個例,但不代表沒有。

 陳陽手裡拿著茶盞仔細看了起來,吉州窯的瓷土來源於贛江對岸的雞崗嶺和窯場周圍,或二者兼而用之,由於胎泥含砂量高,修胎時往往發生阻刀、跳刀現象,在器底及圈足內能清楚地看見跳刀痕。

 而胎體表面留下波浪痕經施釉後,其痕跡雖有所減弱,直面觀測不易發現,但用手觸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豎條形的起伏,在適當的角度側視,肉眼可見呈豎條狀的釉層掛附不勻等肌理現象。

 這一點沒有問題,陳陽將鳳紋盞轉了一圈,吉州窯屬民間窯場,產量大,生產也就較為隨意,加上坯胎含砂量高,釉料稠了更難掛附,因而形成了釉料稀、上釉薄的生產特點。

 因上釉稀薄,在阻刀、跳刀所造成的輕微起伏處,釉料難以掛附均勻,若選擇適當的傾斜角度觀察釉面,還可以看到波浪起伏的釉面肌理;也正因為上釉稀薄,坯胎吸附過多,釉面形成許許多多肉眼無法看見的缺釉毛孔,顯得粗糙乾澀,有如“雨花石”見水就亮的特質,因為水會迅速填滿缺釉毛孔,使釉面渾然一體,自然就晶瑩剔透了。

 南宋距離現在已經六七百年曆史,碗底胎土應該變的鬆軟,陳陽試著用手摸了摸碗底,雖然感覺不那麼鬆軟,但也絕不像贗品那麼堅硬,結合其他原因,這種情況也屬於正常。

 也對!看來真讓柴老闆遇到了一件品相如此完好的吉州窯剪紙貼花鳳紋盞,這真是太難得了,想到這裡,陳陽本來想將鳳紋盞放回錦盒內,但是習慣性的彈了一下,鳳紋盞發出一聲悶響。

 聽到響聲,陳陽心裡暗暗咦了一聲,因為這發聲不對!

 剛才說過了,吉州窯的瓷土來源於贛江對岸的雞崗嶺和窯場周圍,這個生產場地就在贛江邊的沙丘地上,因為無法避免砂粒進入瓷土,因而胎質中含砂量大,使胎質粗松吸水力強,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屬聲。這是由吉州窯的生產環境所形成的個性特徵,因而成為了區別其他窯口的顯著特徵。

 而剛剛發出的這一聲,絕對不是吉州窯應該有的那種金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