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050章 既不懂,也不孝!

 盉碗是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鈕狀圓蓋,下半部為折腰狀碗,上下相合,故名合碗。折腰盉碗為明代宣德朝首創的器形,但完整帶蓋的合碗瓷器傳世的已經少之又少了,多是隻有下半部分了,而眼前這對合碗,居然有蓋子,真是不多見。

 合碗瓷器一直到後世,到底是做什麼用的,一直都沒有定論,盉是古代溫酒的銅製器具,那盉碗會是溫酒的瓷器嗎?從盉碗尺寸來看一般都是 10cm 左右的高度,不可能是用來溫酒的,不過陳陽聽別的專家猜測過,認為盉碗可能是宮廷盛放湯的瓷器的,尺寸和大小比較合適。

 再看眼前這對合碗,該碗侈口圈足,外壁以藍釉色為法,留白刻蓮花游魚,四隻游魚分別為不同姿態,形象生動。器蓋也裝飾以同樣圖案,中間以天雞為鈕。

 一對

 該碗內及蓋素白,邊沿分別飾以雙藍圖。碗心內雙藍圈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碗蓋內亦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較為少見,這是明顯仿宣德制式,雍正朝所製成對且完整無損,確實難得。

 天雞細節

 這類瓷器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另類青花!

 藍地留白工藝起自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先在素胎上勾出花紋輪廓,然後於花紋以外的地子上遍施色料,留出素色花紋,再罩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此工藝工序繁雜,青料消耗大,紋飾填繪費工費時,故產量較少,且皆為等級較高的器物,十分珍貴。

 這對合碗價值多少呢,95年加德秋拍的時候,以205萬拍出去一對,等到了2018年,還是這對合碗,又以700多萬拍賣出去了。也就是說,從1995年一直到2018年這二十三年之間,沒有第二對保存如此之好的合碗出現。

 陳陽拿起其中一隻合碗看了幾眼,認為沒有問題之後,撇了一下嘴,轉頭又方放下了,伸手一指桌面上的物件,“就這些東西麼?”

 大奎笑著點

點頭,表示大哥和二哥這裡,就這些物件了,自己那裡還有些字畫,想著先看看這些能賣多少錢,畢竟老爹在醫院等著用錢呢!

 陳陽抬頭看了一眼大奎,這傢伙是真鬼,老爺子留給他的字畫,他沒拿出來,想著先賣兩位哥哥的東西,“吳經理,這是您朋友,價格您定吧!”

 吳經理看看大奎,這價格自己也不好定,於是開口詢問大奎想賣多少錢。大奎也不懂,低頭琢磨著,這時候大嫂衝著大家輕笑了一下,隨後拉起大奎的手,在耳邊小聲嘀咕著。

 就這一個動作,陳陽就知道這大嫂跟大奎之間有事!

 正常嫂子叫小叔子,哪裡有拉手的,最過分也就是拽拽小叔子衣服袖子,這嫂子可好,上去一把就把大奎手拉住了,看著如此嫻熟的動作,平時這手沒少拉呀!

 還有就是嫂子跟小叔子說話,就算是說悄悄話,也應該是兩人轉過身,或者找個沒人地方輕聲低語。這可好,都趴在耳朵邊上了,塗著紅嘴唇的小嘴,在小叔子耳邊輕輕說著話,哪個好人家嫂子這樣!

 兩人低語幾句之後,大奎笑著點點頭,轉身向吳經理說道,“吳經理,這些都是我家老爺子多年收藏,雖然價格方面不懂,但絕對都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