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058章 你也姓陳,我也姓陳,幫你一次

 本以為是一隻完整的瓷碗,當陳陽仔細看向瓷碗的時候,發現了碗身上細小的裂縫,順著幾條細小的裂痕查看的時候,陳陽才發現,這件茶碗之前被摔成了四塊,經過高手修復過的。

 陳陽放下一隻,又拿起另一隻查看,果然也是一樣,這隻沒有剛才那隻碎的嚴重,但從碗身上讓人不易察覺的裂縫來看,也被摔成了三份。

 看到這裡,陳陽將碗湊近鼻子聞了聞,這一舉動讓中年人不由一愣,端著茶杯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他看出來了?”

 陳陽確定了之後,微微點點頭,輕輕將瓷碗重新放回到了桌面上,不住的點點頭,“不錯,真是不錯,難得一見!”

 “先生眼光真是高,這可是乾隆年間的官窯,三清.....”

 “我沒說物件,我說的是修復的手藝!”陳陽直接將話題點明瞭,抬頭笑呵呵的看著老闆,“我是說,這修復的手藝不錯!”

 “凝而不裂,觀而不察,斷裂處嚴絲合縫,聞之,有糧油之香氣,如果我沒猜測,老闆,這物件是用古法修復的吧?”

 這是《景德鎮陶錄》中記載的,關於景德鎮陶工粘合碗盞的方法。

 其中詳細記錄了修補瓷器的方法,用未蒸熟麵筋入篩,淨細石灰少許,杵數百下,忽化開入水,以之粘定縛牢,陰乾。自不脫,勝於釘鉗。但不可水內久浸。又凡瓷器破損,或用糯米粥和雞子清,研極膠粘,入粉少許,再研,以粘瓷損處。這是最早的關於陶瓷修復的記載了。

 其中記錄的幾種瓷器修復方法,一直到後世,都在被人使用,最為人熟知的三種修復手法,第一為金繕修復,即將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天然大漆不會造成化學汙染,金粉裝飾性較強。

 其二是鋦釘法,這是民間保留的一種傳統修復工藝,做法是在瓷器碎片上鑽孔後,使用金屬鋦釘,將瓷器碎片重新鉚釘在一起。這種修復因為技術的限制,只能恢復器物的使用功能,不但無法恢復器物原貌,而且對胎釉造成更多損害。

 最後一種變是熱修,即用釉料等材料將器物拼接之後入窯重燒,這種修復方法不但損害、歪曲了文物所承載的歷史信息,而且可能對文物造成破壞,不被文物修復專家採用,並且認為這是一種做贗的手法,已經超出了修復範圍。

 古陶瓷修復技藝是一項綜合造型、雕塑、色彩、書法、繪畫、化工等的特殊藝術創作。整個修復過程包括拆卸、清洗、補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舊等多個步驟,那是相當的繁瑣。

 想把一件破損的物件,修復到看不出來,確實有人有這樣的手藝,甚至拉出一個這樣的人,那都是大師級別的。但基於某種特殊原因,某些方面不允許,理由就是破壞了文物上的歷史信息,所以我們在博物館有時候看到修復物件展出,那修復手法簡直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