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葉 作品

第120章 蒙武的問話藝術,咸陽群眾的力量

 秦風無意中在人群中看到一個人,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咸陽群眾說話這麼有條理,還知道避重就輕。

 這個人小眼不大滴溜溜亂轉,有些遊移不定,雖然穿著尋常布衣,也掩蓋不住那種儒雅的神態。

 這個人就是叔孫通。

 在秦風認為,叔孫通就不算是儒者,更像是一個投機者,或者說懂得變通。

 在秦風的印象中,楚民造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叔孫通只是說是一些盜賊不礙事,秦二世愛聽這個,其他人說是謀反的全下了詔獄,後果可想而知。

 後來叔孫通跟著項梁、項羽、劉邦、漢惠帝一路順風順水,這個傢伙就是一個人精。

 儒家這是要下場了?

 秦風看到叔孫通本來不服不憤的心情消減了一半。

 儒家和道家親近,法家和墨家親近,最後決定勝負的還是儒墨兩家的顯學,秦風知道結果,但是不甘心。

 存天理滅人慾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不難選擇。偉人給我們指明瞭方向。

 叔孫通參與其中他心中有過衡量,不過沒有秦風想的那麼複雜,他雖然不是真正的博士,但是也是待詔博士,可以參與政事。

 始皇帝經常誇獎秦風,他心裡比誰都清楚,再加上丹霞公主又是秦始皇最喜歡的女兒,站隊不難選。

 李斯是秦始皇面前的大紅人,這個不假,當要跟誰比,怎麼比。

 和秦風這個帝婿比,李斯就是一個外人,別說剛才的事情李斯沒有理,就是有理他也是沒有理。

 “叔孫通,你可考慮好了再說,你說這話可是要負責任的。”李斯看到叔孫通,心裡立刻警惕起來。

 儒家也過來摻和了?事情更加複雜了,咸陽城的百姓群情激奮那沒有事,可以不搭理,過不了七天人們就忘了,這個他有經驗。

 被其他學派給盯住了,那可就不一樣了,非得脫層皮不可。

 “內史大人,我們都可以作證。”這時候有一些功勳紈絝連忙站起來說話。

 “我就看到了。李斯就是故意的。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說是不是?”

 “對對對,就是這樣,我們都看見了,內史大人一定要嚴懲李斯大人。”

 李斯突然感覺自己要歇菜了,從蔡地來到大秦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受到始皇帝的寵愛。可以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自己的兒子被賜婚的時候,可以說滿朝文武都到他家裡祝賀,李府何以說鼎盛一時。

 秦風大婚的時候,秦府冷冷清清,沒有幾個人去祝賀,所以即便秦風是大秦第一帝婿,他迎娶的是秦始皇最寵愛的女兒丹霞公主,李斯都沒有正眼看過秦府。

 要不是秦風引動了【胡牛風波】讓大秦律法無法定性,李斯的字典裡就查無此人。

 即便是現在他也不懼怕秦風和麻姑,他現在顧忌的是墨家的那些老不死的傢伙們。

 不過沒有關係,現在壓制住秦風和麻姑,一切都會回到他的掌握中,兩個小孩子能翻出什麼浪花。

 李斯咬著牙說道:“如論如何,反正他們殺人了,殺人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