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東 作品

第136章 大學

 好一陣,張教授才穩定住了情緒,顫聲問道″劉同志,不知此物從何而來,這正是祖上之物"。 

 劉東自然不能說是從江洋大盜的寶藏中得到的,只能敷衍的說道"這是在y南打仗的時候偶然救了一位華裔y人的命,他贈與的,據他說也是祖上偶然拾到的,一直藏於家中"。 

 ″奇緣,奇緣啊"老人感慨的說道。 

 "既然是肖哥祖上之物,那就物歸原主吧,這也算是因果吧"劉東說道。 

 "這可使不得,這、這太貴重了"張教授雖然這麼說,但手裡依然死死地攥著這兩枚金印不肯撒手。 

 老人說貴重已是事實,先不論這兩枚金印的年代和歷史,單從當時的金價80元一克來說,兩枚金印重近兩百克,價值也是過萬了,雖然當時金子純度沒現在高,卻也沒有差多少。 

 劉東呵呵一笑說"既然是肖哥祖上之物,物歸原主是理所應當的,我這也是偶然得到的,我也沒損失什麼"。 

 張教授剛要說話,蔣晗急忙在一旁說"先吃飯,一會菜都涼了"。 

 "對、對,先吃飯"眾人急忙端起了飯碗。 

 第二天上午十點的時候劉東已然站在了金陵市雨花區板橋街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的大門前。 

 他的行李中多了五千元錢,那是昨天臨走時張教授硬塞在他行李中的,並坦言說″小劉同志,這點錢和你所送的禮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的禮物對於我們一家來說簡直是太珍貴了,這點錢根本拿不出手,但再多也實在拿不出來了,這還是我們老兩口拿來準備給女婿辦葬禮的"。 

 無論劉東怎麼拒絕都不行,最後只能收下了。 

 劉東是坐青鳥王娟和蔣晗的車到金陵的,由於他們另有任務不能耽擱,只能讓劉東一人下了車。到金陵的時候天色已晚,想必劉北已經下班了,而又不知道劉北在金陵家的地址,只能把先見劉北的念頭放下了。 

 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的大門巍峨雄壯,大門上面正中央是一面八一軍徽,在陽光的照射熠熠生輝,顯得特別莊嚴。 

 臨行時李懷安處長的話猶在劉東的耳邊迴響″國關學校的課堂,是特殊的環境,絕不亞於戰場,因為這裡孕育和培養的,是精謀善戰、能文能武的共和國高素質軍事人才,是國之棟樑,軍中利劍″。 

 這是一所指揮與技術合一,以外語為基礎,多專業、多層次、多規格的綜合性軍事外交學院,是軍隊培養國際關係、國防外事、軍事外交、國家安全及特種作戰指揮等各類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 

 劉東無限感慨,沒想到自己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重新邁入了學校的大門。 

 到門衛處驗過了入學通知書,劉東便到教務處報到。院中已經有很多前來報到的學生,其中身穿軍服的也不在少數,那大都是部隊營連級以下的幹部考入的學習特種作戰和指揮專業的學員。 

 劉東很奇怪自己並沒有分到由部隊軍人構成的學員隊,而是與地方考入這所軍校的地方學員在一起。 

 雖然自己的專業是"軍事情報學″但是劉東知道自己不能和其他學生一樣,單純的學習這一項專業。 

 他要按照李懷安說的那樣,要在一年內甚至更短的時間內系統的學習軍事情報、外語、國家安全以及政治理論等。用李懷安的話說"屬於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劉東不知道即將會有什麼樣的任務等著自己,但入伍三年以來,其中的兩年半自己都是在驚心動魄的戰鬥中度過的,這段學習的時光無疑將是他過得最平靜的日子。 

 劉東的行李很簡單,就是一個旅行兜,而報到分完宿舍之後就可以到後勤處領取軍裝和內務了。 

 按照發放的入學須知找到處於二樓的宿舍劉東一看,這是一個八人間的宿舍,四張上下鋪的鐵床,中間靠窗的位置有一張寫字桌,房間內已經有四位學員在興奮的試穿著新領回的軍裝。 

 劉東的床在上鋪,領回軍裝等東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床鋪,和宿舍的同學說了一聲就出去了。 

 正式開學的日子還有一天,趁這時候還可以出去見見劉北,一旦正式開學,那就是要軍事化管理的,想出來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