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韜 作品

第46章 天災與黨爭

 聽著陳加吉的話,陳靖韜有些不解。

 自己是去賑災,本意是好的,為什麼又會跟黨爭扯上關係?

 況且自己這麼做,也是為了災民,不是好事嗎,怎麼還會被人記恨?

 陳靖韜不懂。

 讓他治病修道,他是擅長,但這些彎彎繞繞的門道要讓他專研,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陳加吉解釋道:“要想推行改稻為桑,那需要什麼?就要把農戶逼迫成桑苗戶啊,可你覺得,農戶希望自己的田畝裡都種上桑樹嗎?”

 “你別看嚴嵩算盤打得特別響,說什麼桑田的利潤比農田高,糧食由外省調撥之類的話,看似很完美,但實際上漏洞百出。”

 “你想想,桑苗從成長到桑田,再到取桑葉餵養蠶蟲,再到取絲織布,這其中需要多少工序,需要多長時間?”

 “百姓們也不傻,這段等待的時間裡,他們沒錢沒糧,那該怎麼熬過去?聽起來改稻為桑很賺錢,可有哪個大戶人家能有存糧扛這麼長的時間?什麼桑田賺錢的,遠不如田裡真金白銀的莊稼實在。”

 “百姓們不願意,那實施改稻為桑政策的官員就犯難了,畢竟這是皇帝親自頒發的國策,要是執行不好,罰個執行不力的罪過是小,嚴重一點這官就甭做了。”

 “所以,如果這場災禍是天災,那對於施行政策的官員來說,就是一場天大的造化,百姓們沒糧食了,餓急眼了,他們就可以用十分微薄的價格,從災民手裡將田畝買過來,自己施行改稻為桑,日後如果這政策賺錢了,這些錢大部分也都能流落他們的口袋裡。”

 “至於災民後續有沒有田可以種,那關他們的事嗎?反正錢到手了,皇帝的國策也完美實施了,死個把災民算什麼?賤如草芥的命,在他們眼裡完全不值一提。”

 “而如今你想要賑災,想要讓災民存有希望,讓他們能挺過這段災情,那不完全就是動了那群人的利益嗎。”

 “現如今後背那群人巴不得餓死的災民越多越好,被逼得賣田買糧的災民求著他們買田,那才是他們最想看見的。”

 陳加吉推敲這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哼哼的出聲,最後補充道:“所以啊,你雖然覺著,自己去賑災了,是件好事,但也不是誰都樂意見到這樣的好事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