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四十六 各奔南北


                 咸豐十年(1860年),四月。

  長江如一條巨龍,舔著戰爭的創傷,從常州北邊遊過。江水泛起的波浪如層層龍鱗,在陽光下閃著光亮。

  太平軍攻打丹陽以來,長江上來往船隻很少,唯有渾濁黯淡的江水默默東流。經過戰區的江水,帶著紅紅的血水,帶著死神殺氣騰騰的猙獰,帶著有血腥味的灰土和枯枝爛葉,帶著一具具破衣爛衫或一絲不掛的屍體,帶著腐爛化膿後難聞的臭味,從驚慌失措的人們面前漂過。

  今天,新北渡口人頭攢動,擺渡船只有兩條,往江北的一條尚未靠岸,泊在東南碼頭的正在上人。跳板只有一尺多寬,爭先恐後的人們,有的被擠下跳板,落在有碎石有水藻的江灘上,有的一聲不吭,有的氣急敗壞罵人。

  矮個尖下巴艄夫,二十出頭,穿灰布褂子,站在船尾用篙別住船。高個的船老大,五十上下,滿臉皺紋,牙齒外凸,站在船頭大聲叫喊:“準備好銀子,一人一千文。”

  有人抬頭責問:“原先不是一百文嗎?”

  “原先還沒有長毛呢!上就上,不上站一邊去,別擋路!”

  “這不是趁火打劫麼?”

  “沒錯,也就今天打一下,丹陽的擺渡都停了。”船老大兩腳分開,手叉著腰說。

  春南、春北和陳長友剛到渡口,放下箱包等下一船。他們為逃難方向意見不一,在城裡耽擱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