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六十六 三仙山與牛神坊

  孫家的變故發生在娶春桃之前,消息傳到何家莊,有人勸蔣康退了這門親事,另擇佳婿。孫家已經敗落,孫青又有點傻,離何家莊又遠,旱路四十五里,水路五十三里,來去一趟不容易。

  蔣康有些猶豫,憑蔣家的家境聲望,憑春桃的容貌才幹,就近找一個好人家,找一個好女婿,那是籮裡放笆斗——穩穩當當的事。

  有一天,他上街,偷偷找算命的算了一下,算命的說槐樹村不吉利,槐樹與壞樹諧音,桃子生長在壞樹上,豈能長久?春桃不宜遠嫁,遠嫁有三次大難,就算有幸福,也像梅雨天突然放晴,是不會長久的,這一下加深了蔣康的憂慮。

  父親征求春桃的意見,春桃說:“做人要講誠信,定了親不要變了,孫青有一雙手,我有一雙手,只要他不賭不嫖,我不奢不懶,日子能過的。”

  父親把算命先生的話說了,春桃不為所動,坦然地說:“人不是為享福而生的,有苦有難我不怕。”

  蔣康見女兒態度堅決也就由她,只能在陪嫁上多給一些,除了衣服被子等日常生活用品,還在樟木箱底下放了一百兩銀子,沒想到碰上土匪搶親,便宜了土匪。

  孫守成吊死的牛神坊,是像門框一樣的石頭建築,兩邊兩根石柱,上雕牛頭,一根長方形石樑橫在牛脖子上。

  據說,宋朝年間金兵侵犯中原時,一直打到槐樹村,眼看金兵大隊人馬就要進村,情況萬分危急。

  此時,五十個牧童,趕著數百頭牛來了,在牧童們的驅趕吆喝下,幾百頭牛奮不顧身衝入敵陣,見了金兵就用頭頂、用角挑、用腳踩,金兵死傷無數,大敗而逃。

  此仗,有上百頭牛陣亡,牛王也死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些抗金戰死之牛,建了個牛神坊。原來建在山神廟裡,山神廟失火燒燬,重建時移到村裡,山神廟建好後也沒有移回去。

  這牛神坊正對著春桃家後門,隔兩塊莊稼地和一條小河。婆婆一開後門或站在後窗,看到牛神坊,便想到死去的丈夫,就傷心落淚,有時還會大病一場。

  春桃看到婆婆傷心和生病,心裡難受著急,她找到村上的二司馬屈培武,懇求說:“我婆婆看到牛神坊就難受,就要生病,能不能把牛神坊挪一下,挪到我婆婆在房前屋後看不到的地方?”

  屈培武說:“那牛神坊可不敢動,雖在我們村,卻是周圍四十八村共同捐資出力所建,坊上有各村的名字。”

  春桃說:“聽說是從山神廟移來的,不好再移回去麼?”

  “要移也可以,聽老輩人說,必須到各村貼告示,見到牛,要拍拍牛身告一聲,過十天,沒人來說什麼,沒牛來村上騷擾,才可動遷。”

  春桃說:“那我就去四十八村貼告示,與見到的牛說一下,這告示怎麼寫?見到牛怎麼說?”

  屈培武說:“這事誰也沒做過,也就是個形式,讓各村人和各家的牛知道,要移動牛神坊,要把牛神坊移回山神廟,有沒有意見。具體怎麼弄,你自己看著辦。”

  春桃上街買了十張黃紙,裁成一尺見方大小,共計五十張,請村上私塾的張先生寫了告示,大意是:牛神坊居於村後,遠離寺廟,不利於人們祭拜,欲遷至村前山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