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 這是山槐子


                 秋分後的一天下午,蔣敏挺著肚子在田裡拆涼棚。一個身背藥箱,手拿搖鈴的江湖郎中經過田頭,向蔣敏討水喝。

  蔣敏走上田埂,倒了一碗水遞給郎中,聞到了他身上的中藥材味,順口問道:“你是行家,你看我家洋參長得怎麼樣?”

  郎中看了看,詫異地問:“你種的洋參?”

  “是啊。”

  “你種的不是洋參,是山槐子。”江湖郎中搖搖頭說。

  蔣敏不高興了,說:“你不認識洋參就別亂說,這是我弟弟送我的洋參種子,是從上海洋行買的。”

  江湖郎中摘下墨鏡,下到田裡,又仔細看了看,返回田埂說:“沒錯,這就是山槐子,我種藥賣藥二十幾年了,山槐子長什麼樣?我還不知道?山槐子和洋參樣子差不多,葉子都是羽狀複葉,葉片都是單數,山槐子葉子多,少的十一片,多的十九片,而洋參葉子一般只有五片,最關鍵的是根莖不一樣,山槐子的根莖粗壯像繩索,而洋參的根莖是圓柱樣,你扒一棵看看。”

  蔣敏拿鋤刨開一棵,果然是繩索一樣的根莖,她惶恐地問:“山槐子值錢嗎?”

  “不值錢,連山芋都不如,只能割下來當柴燒。”

  江湖郎中走了,蔣敏像被人打了一悶棍,頭疼頭暈站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她欲哭無淚,花了好多銀子,付出好多辛苦,寄予了很大希望的洋參,居然是不值錢的山槐子。荊時懷這個假洋鬼子,你害人不淺啊,我怎麼和公公婆婆還有小坡說呢?他們知道了還不罵死打死我。她又急又怕,心如一團亂麻,看村裡那三間磚瓦房,似乎不是她的家,而是要給她上刑的監獄,是要砍她頭的刑場。她打了一個寒噤,不敢再看,也不敢回家,一直在苦難的田埂上坐著,手撫摸著有些大的肚子,眼淚如斷線珍珠般掉在地上。直到天黑,她才拖著沉重的雙腿,像走向刑場一樣一步步走回家。

  剛進門,婆婆就拍桌子破口大罵,丈夫就打了她幾個巴掌。江湖郎中進村時,已經把田裡種山槐子當笑話說了,村上人家很快傳開了。

  婆婆罵得口乾舌燥,最後宣佈了三條:第一,在三天內把山槐子割掉,晾乾當柴火,把地翻一遍,補種一季胡蘿蔔;第二,蔣敏晚上不得吃晚飯,能省一點是一點;第三,五天以後,用晾乾的山槐子當柴火,不準再燒稻草麥草,廢物利用,不得浪費。

  這天晚上,蔣敏一夜未眠,她餓得難受,更痛苦的是心裡難受,她的淚水淌在枕頭上,她沉浸在淚水的汪洋大海中,一直到東方拂曉。

  幾天以後,何家莊種洋參的人家也知道種的是山槐子了。發覺上當的人們失望憤怒,要找荊時懷算賬,可他不在家,門上掛了一把大鐵鎖,氣的人們用腳踹門,踹得木門哐當哐當作響,有人破口大罵:“狗日的王八蛋!害死人了!”

  種西洋參的人家,女人們大罵丈夫想發財想瘋了,把銀子扔到水裡還聽個響聲,種在田裡成了一堆草。

  胡長秀大罵丈夫:“想發橫財一世窮!蠢貨!瞎折騰,好好一個家,讓你搞得傾家蕩產了!”她脾氣大,罵不解氣,還動了手,朱鐵鎖臉上被老婆結結實實的扇了幾個耳光,嘴巴都打腫了。

  蔣賢聽說種的是山槐子,也是又急又氣,悔恨自己好心辦了壞事,給姐姐添了大麻煩。春南擔心蔣敏的處境,怕她又要受婆家的氣,讓蔣賢抽空去看看。

  蔣敏沒有晚飯吃,她沒有怨憤,她邊勞作邊背聖經中的話:“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她覺得不應該恨婆婆,她是咎由自取,是自己有錯,給夫家帶來了損失,還讓村上人笑話,她該受懲罰。她晚上餓得睡不著,就看聖經背聖經,揹著揹著她就睡著了。

  幾天後,婆婆不讓她燒稻草麥草了,要她燒山槐子,天氣潮溼,山槐子的秸稈乾的慢,半乾的秸稈塞進灶膛,沒有火苗,只有火星只冒煙,弄得屋裡滿是煙,婆婆便惡狠狠地罵:“這麼大人了,燒火都不會!“

  她不敢頂嘴,不敢辯解,只能在心裡默默背聖經中的話:“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讓她傷腦筋的是,背聖經不解決問題,山槐子還是有煙無火燒不著,她愛婆婆,婆婆不愛她,依然破口大罵。蔣敏急得想哭,她蹲下身子,對著灶堂去吹火,婆婆又罵:“沒吹氣管,怎麼吹?氣一出口就散了,那千里鏡也沒屁用,當吹管吧!”

  婆婆說著,拿來千里鏡,用鐵條把千里鏡的鏡片捅掉,隨手扔給蹲在灶前的蔣敏,說:“拿它吹風吧!”

  蔣敏拿著捅壞了的千里鏡,眼淚嘩嘩的流,這是弟弟花了好幾兩銀子買了送給自己的禮物,如今成了一根吹氣筒了。

  又是一個陰天,亂雲低薄,不見日光,寒樹無鳥,疏竹暗淡,又潮又冷。

  蔣賢從家裡走到關莊,身上都沒暖和過來,蔣敏在門口翻曬山槐子,人很憔悴,眼裡還含著淚,蔣賢心疼,說:“姐,你又哭了,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