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三十七 善良的安秀


                 安秀十七歲出嫁,嫁給南邊八里的太平莊沃家老二沃士良。沃士良和哥哥沃士佳,從小跟父親學手藝,會木活字雕刻印刷,常攬些印家譜印年畫的活計。

  兄弟倆幹活行,臉皮薄討債不行,好多活幹完了工錢要不回來,家裡的生計主要靠四十畝田的田租收入。

  安秀家西邊是蘇啞巴家,他家是沃家的佃戶。矮矮瘦瘦的蘇啞巴家西邊是貢漢光家,貢家也有兩個兒子,老大叫貢懷仁,老二叫貢懷義。貢家原先也幹印刷,因為質量不及沃家,又不肯欠賬,生意漸少,便改行做雕刻,專為富人家雕樑畫棟、雕窗雕床。

  雕刻的競爭大於印刷,利潤也薄,貢家也主要靠田地出租過日子。貢家被迫退出印刷業,滋生了對沃家的仇恨,沃家每有好事,貢家便難受;每有倒黴的事,便幸災樂禍,要高興好一陣子。

  貢漢光是禿頭,身體肥胖,留著灰白鬍子。他綽號老摳,他家田地二百畝,是村裡首富,但摳門得很,糧食寧可黴爛了當肥料,不借窮人一斤糧,不給乞丐一口粥。

  他個子大心眼小,把沃家當競爭對手,凡事要壓沃家一頭,超過了興高采烈,比不上就如喪考妣。

  沃士良娶安秀前一個月,貢懷義剛娶了夏芳,夏芳人長得漂亮,孃家富陪嫁多,貢漢光很高興。

  到沃士良成親那天,他站在老榆樹下,手捻著灰白鬍子,在心裡悄悄數安秀的陪嫁,數到後來生氣了,臉色不好看了,安秀的陪嫁多了兩個大樟木箱。他問大兒媳數的嫁妝箱子數,邱英數的數,也是多兩個。中午吃飯時,貢漢光悶悶不樂、面色陰沉、繃著臉一言不發,一家人也都不吭聲。

  吃完飯,貢漢光吩咐大兒媳邱英:“你去看看沃家的新娘子,看看人長得怎麼樣。”

  邱英去看了回來說:“新娘子是個一般人,長得不好看,也不難看,胖乎乎粉團團的臉,皮膚細膩如白蠟一般。”

  “說說有什麼毛病。”貢漢光關心新娘子有什麼缺點。

  “也沒什麼大毛病,就是骨架子大,胸大,腳大,臉蛋大,單眼皮,沒有咱們家夏芳的雙眼皮好看。”

  愛嫉妒的貢漢光臉色好看了一點,他笑了笑說:“還說沒大毛病,腳大就是大毛病,單眼皮倒是其次。”

  “現在是民國了,不時興小腳,時興大腳了。”大兒子貢懷仁說。

  “袁世凱不是又當皇帝了嗎?民國了幾天吶?雖說袁世凱現在下了臺,過兩年再出了方世凱、張世凱呢,誰不想坐龍庭?”

  貢漢光因為安秀是大腳,心情一下子變得愉悅,晚上喝了幾杯酒,唱起了小曲,破天荒地走到河邊賞月。

  月亮剛升起來,銀色的光復蓋在河面上,細小的的漣漪滾過月亮的映影,匆匆忙忙往下游流淌。

  他抬頭向沃家的磚瓦房看去,覺得是那麼醜陋難看,他想象著裡面的女人,一個個都是髒兮兮的有毛病的歪瓜裂棗:臉不好看,屁股不好看,腳不好看,說話聲音難聽,像癩蛤蟆叫,想到這些,他開心地笑了,晚上睡了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