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四十一 新宅不如故


                 晨曦爬上窗戶,外面亮,屋裡暗。安文看著比自家大許多的窗戶,窗簾很長,垂至地板,窗簾上面的皺褶條紋,顏色深暗,有些像數九寒天屋簷下的冰掛。她這麼一想,心裡也有了一絲寒意,她又開始想家,又開始後悔告別老宅,隨親生父母來南京了。如果當時再堅持一下,她就不會離開何家莊了。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二十天後,交通部等部門成立,安文的父親唐鍾銀被委任為實業部次長。

  唐鍾銀現在功成名就當了大官,拿著高薪住著洋房,有小轎車,有傭人,過著上層人士的生活。他也有遺憾,當年夫妻倆鬧革命被通緝,居無定所,到處逃亡,湯繆懷孕生女兒時,沒敢去醫院,就在農家的草屋生下了安文。沒有好的生產和衛生條件,損害了她的身體,落下了疾病,使她再也不能生育,膝下再無子嗣。為了後繼有人,夫婦倆決定接回當年扔掉的女兒,讓她認祖歸宗,傳承唐家香火。

  三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安文第一次見到了親生爹孃,才知道父親叫唐鍾銀,他身材魁梧,臉像白蘭瓜,一身西裝革履。母親叫湯繆,中等個,高顴骨,臉像苦瓜,穿寶石藍旗袍。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安文堅決不肯去南京,覺得她就是父母拉下的一團屎,褲子提起就不管了,她對父母說:“你們要革命,生下我就把我扔了,是何家莊的父母把我養大。他們養我的小,我要養他們的老,我跟你們沒關係,今後不要再來找我。”

  親生父母聽了不悅,但又不甘心無功而返,可是,無論是父親的巧舌如簧,還是母親的苦口婆心,說什麼女兒也置若罔聞。湯繆含淚懇求陳蓉幫助做工作,湯繆說:“你那麼多孩子,我們一個都沒有,你就幫幫忙,讓安文跟我們走吧。”

  陳蓉通情達理,滿口答應,覺得安文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對安文也是好事,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安文的思想工作,她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沒有他們就沒有你。當年把你送人,實是無奈,帶在身邊,可能一家人都死了。南京是首都,各方面條件都好,你父母是大官,有他們照顧,你的生活婚姻前程,都比在鄉下要好得多。為了生你的父母,為了你自己的幸福,去南京吧。”

  安文沉吟片刻,含著眼淚說:“我去了,他們對我不好,我還要回來。”

  “他們就你一個孩子,不會對你不好。”

  “萬一呢?”

  “不會有萬一。”

  “萬一我要回來,你們要讓我回來,同意,我就去南京。”

  “沒問題,一日叫孃,終身是母。”

  安文看母親明確表態,摟住陳蓉親了又親,跟著親生父母前往南京。

  安文來南京兩個月了,第一個月過得很愉快,父母對女兒是百依百順,照顧是無微不至。

  從第二個月開始,父母開始按既定目標,對女兒嚴格要求。他們對未來的接班人有很高的期望,女兒要有學問,要有才華,還要有修養,懂禮儀,今後才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才能嫁入豪門,才能光宗耀祖。顯然,安文與他們的標準相距甚遠,必須改正缺點,必須加強培訓,玉不琢不成器,要加強雕琢。

  在雕琢工作上,夫婦有共識,也有分歧。唐鍾銀認為十三歲的孩子,要以學文化知識為主,先上中學,後上大學,再謀一份好工作,嫁入富貴人家。湯繆認為女兒剛從鄉下來,身上沾染了不少不良習氣,先要學城裡人的修養禮儀。二人爭來爭去,決定雙管齊下,教育的事由丈夫負責;湯繆主管禮儀修養方面的問題。

  唐鍾銀上班早,吃了早飯就走,安文聽到雪佛蘭小轎車開出門,才起床上衛生間。在客廳的母親皺起眉頭,覺得女兒有鄉下人懶散的毛病,沒有時間觀念,說了幾次也不改,她心裡不舒服。

  安文從衛生間出來,走到餐桌前,伸手拿盤子裡的茶葉蛋。

  母親問:“洗屁股洗手沒有?”

  “沒有。”

  湯繆終於忍不住了,大聲說:“和你說了多少次了,怎麼還不記得,那個黃瓷盆和白手巾就是給你洗屁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