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九十三 叛徒的下場

  杏年反對:“一塊石頭也不是今天才立的,字都看不清了,怎麼不利於中日親善了?浪費炸藥幹什麼?”

  杏年還給隊員下令:“清鄉不是清箱,不要搞得一乾二淨,糧食拿一半留一半,幹活的牛不要牽,不要傷人。”

  從鄉下回來,曲輝又興奮得不得了,覺得又抓到了杏年對日軍陽奉陰違的把柄,他又屁顛屁顛去向伊藤報告杏年的言行,說杏年對大日本皇軍不忠,執行太君的命令打折扣,陽奉陰違。

  伊藤把杏年叫去,臉色很難看,他質問道:“抗倭碑為什麼不炸?”

  “那塊抗倭碑可能是以訛傳訛,年代太久了,我看了半天,字都看不清了,不知是塊什麼碑,如果是祖先神仙的碑,炸了不吉,老百姓也會怨恨,我想,不做有弊無利的事,有炸藥還是留著作戰時用好。”

  “為什麼糧食只拿一半?”

  “曲隊長把問題想簡單了,現在有的地方糧食成熟了,農民也不去收割,沒糧食吃時,寧可去採野果挖野菜,為什麼?就是怕清鄉,怕掃蕩,不給他們留點口糧,農民還活不活?不留點種子,明年地還種不種?地都沒人種了,明年皇軍的軍糧從哪裡來?如果皇軍準備在這兒長期駐守,還是應該從長遠考慮。”

  伊藤沉吟片刻說:“有道理,不能竭澤而漁,杏年君做得對。”

  新四軍日益頻繁的軍事行動令日軍又恨又怕,9月中旬,日軍從南京、常州以及安徽的廣德、宣城等地抽調兵力,配合鎮江、丹陽、句容、金壇的日偽軍開展最大規模的掃蕩,意圖拔掉離南京不遠的茅山新四軍根據地這顆“大釘子”。

  10月下旬,包圍圈壓縮至茅山南鎮街和北鎮街附近。新四軍大部分突出了包圍圈,但有十八旅的二千人被困在敵人馬蹄型的“口袋”中。

  天色漸晚,空氣中有炊煙和焚燒樹木、茅草的氣味。天空中,烏雲層層,似塊塊巨石,大有壓塌茅峰之勢。

  杏年站在臨時堆築的一段工事後面,向暮靄中的山頭、樹林觀察。山頭那邊的兩千將士,今晚若不能衝出包圍圈,在明天敵人的收網行動中,將處於被圍殲的危險境地。

  他心情異常沉重,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他眼睛盯住山坡中間凹進去的一塊地方,那是一個山洞的出口,出口處用樹枝層層遮蓋著,新四軍領導為了預防萬一,一直沒有使用這個通道。幸運的是,杏年的保安隊作為預備隊,臨時駐守在面對洞口的山地上,只要他把保安隊帶走,新四軍便可以從這裡突出重圍,想到這裡,杏年心裡又稍感欣慰。

  樹上的鳥都睡了,夜更黑了,天空如潑了一層墨汁,兩側陣地上的馬燈亮了,像鬼火一般在晃動。

  突然,剿匪大隊陣地前槍聲大作,火光閃爍,新四軍聲東擊西的吶喊聲,在夜色籠罩的山地裡聽得很清楚。

  新四軍集中火力攻擊擋住山道的剿匪大隊,讓許大麻子感到巨大的壓力,在打退了新四軍第一輪攻擊後,他怕抵擋不住新四軍的再次進攻,派副大隊長去向伊藤求助,要求增派援軍。

  伊藤下令:“調保安隊前去支援。”

  伊藤認為保安隊陣地前沒有山路,守不守無所謂,新四軍是孤注一擲,要從剿匪大隊面前的山路上突圍。

  杏年接到命令,讓曲輝帶兩個小隊先去增援。曲輝剛走,杏年叫來小許,在他耳邊吩咐了幾句,小許應了聲:“是,保證完成任務!”他身上背一支長槍,手中握一支短槍,走出幾十步,夜色就如舞臺上下落的幃幕,把一切都擋在視野之外了。

  七八分鐘後,小許走到曲輝身後,說有事報告,曲輝站到路邊,小許舉起短槍槍把狠狠砸向曲輝的腦袋,曲輝腦袋被砸,雙眼冒著金星,身子一軟,一聲不吭地緩緩倒下,小許擔心他沒死,又對其腦袋打了一槍。

  杏年帶領另外兩個小隊前往剿匪大隊陣地,離開保安隊陣地十分鐘,杏年舉槍朝天,連放三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