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劉備 作品

第151章 劉封銅雀臺作賦,仲謀二氣周公瑾

  當然,也給劉封也發了一套。

  劉封卻端坐於臺上,遲遲不肯動筆。

  曹操問道:“忠嗣公子才思超群,吾嘗聞公子於南胡時寫的兩首詩作,真絕美矣!今登此高臺,何不再覓佳作一篇?”

  劉封明白,且不說自己能不能寫的出來,一但動手去寫,必被曹操命人鑿刻在銅雀臺石壁之上,以此向世人證明一件事:

  看,劉封是支持我建銅雀臺的。

  當即拱手道:“方才射箭,已行武將之事,何以再作文章以爭文士風光?”

  曹操爽朗的一揮手:“哎,武士騎射,文士賦章,公子文武雙全,自當雙管齊下!”

  劉封想了想,說道:“非以銅雀臺為題否?”

  “嗯……”

  曹操也想了想,到底還是有點擔心以劉封剛直莽撞的性格在這時候寫出一篇旗幟鮮明的“反銅雀臺賦”,便說道:

  “哎,凡天下之幸事,喜事,均可為題!可以昭姬歸漢為題可好?”

  劉封嘆了一口氣:“昭姬歸漢,劉封卻北行未歸……”

  曹操明白,這是又思念劉備了,當即說道:

  “對了,我嘗聞玄德公於長江江畔建一樓,名曰天司樓,忠嗣公子既然思父,何不此為題,作篇名賦?!”

  天司樓?

  劉封起初一怔,心想哪來的天司樓,接著一想,這不就是自己以劉備之名在江夏供奉“時雨天司”的“黃鶴樓”嘛!

  好傢伙,傳到這邊給改名了。

  在銅雀臺,曹操竟讓自己以“天司樓”為題?

  這……什麼意思?

  猛然間,劉封明白了。

  “天司”二字可不像“黃鶴”,聽起來有幾分司天命的意思。

  名為作賦,實則想讓世人看看劉備的“嘴臉”和“野心”,然後再對比自己,建銅雀臺是不是就顯得合理多了?

  這哪裡是允我思父,是讓我在這裡黑劉備呢!

  不妨將計就計!

  想到這,劉封笑了笑,腦海中浮現出後世的一篇名作,再加點自己的東西拼湊一下,開始奮筆疾書:

  “建安十三年春,劉玄德謫守荊六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

  至民生豐足,夜不閉戶,卻思天子不得相近,每思之心痛,夜不能寐。

  乃建天司樓!

  體恤萬民,以求天時之雨。

  遙拜天子,以盡人臣之忠。

  ……

  予觀夫荊州盛狀,在雲夢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