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名震大漢文壇

  “可這口氣,孤咽不下……”

  “主公,子敬說的有理!”周瑜努力的緩和了自己的情緒:“然,要殺劉封未必我們動手!”

  “公瑾可有何計?”

  周瑜仔細想了想,說道:

  “主公,現在劉封陷落許昌,被曹操所用!然而其畢竟是劉備義子,曹操對其定然既是喜歡又防備!我們只須差一舌辯之事出使許昌,對曹操曉之利害,勸其殺了劉封。如此一來,曹操必與劉備中下血海深仇,待曹劉兩家兵戎相見,我東吳再從中漁利,到時候便大事可期也!”

  孫權心頭一震:“好,可差何人?”

  “華歆可為使臣!”

  孫權點點頭,當即命人叫來華歆,一番叮囑之後,讓其去許昌遊說。

  故而,在曹操舉行銅雀臺大宴時,華歆剛出使到許昌。

  而此時此刻,眾文人墨客紛紛“交卷”,曹操命人一一朗誦,大多都是讚頌丞相勞苦功高,周公吐脯的讚美文章,更有暗示曹操功蓋寰宇,可以榮升大寶的試探性文章,當然也有與銅雀臺無關,只讚頌大漢的文章。

  昭姬夫人的詩也是感激丞相和劉封公子救其母子出胡的事蹟,詩中描述了其在胡地的悲慘遭遇,又描述了出胡之日的心中的喜悅。

  感人至深,心懷崇敬,在所有人的心裡,這都是一篇沒有差評的佳作。

  這再往後誦讀,最令人震驚的,當屬曹植的《銅雀臺賦》,而這其中最後幾句: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

  歌頌曹操的功勞與日月同輝,堪比做東皇太一般無限的壽命,甚至隱隱的把漢獻帝比做龍旗,他曹操乘天子才能坐的鑾駕周遊四海,施恩於萬民。

  這雖然沒直接說曹操榮升大寶,但其中的意思已經昭然若揭。

  一半的文士大聲叫好,三分之一的文士沉默不語,還有部分文人搖頭嘆息。

  但每個人心中都不得不承認,此篇賦單從文采上來說,堪稱神作。

  便是所有歌頌大漢的文章加在一起,也壓不過曹植寫一篇美賦。

  曹操很滿意,他環視臺下,觀察著每個人的反應。

  這時候,讀到劉封的文章了。

  當讀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時,曹植微微撇嘴,似有不屑。

  是啊,人家歌頌父親的詞藻何其華麗,再看看你,平鋪直敘,毫無亮點可言。

  但讀到:“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眾文士開始點頭稱讚,曹植的表情也變了,變得多少有些凝重,他調整了一個姿勢,認真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