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出征交州


                 見劉封主動請纓,劉備微微抬頭,神情有些複雜。

  諸葛亮卻笑著搖搖頭:“大公子立功心切,精神可嘉,然你年輕氣盛,不經世故,恐不能勝任也!”

  劉封一抱拳,英俊的臉上寫滿了執著和堅定:

  “軍師,我雖年輕,可當年霍去病十七歲尚能只帶八百人遠征漠南,殲敵兩千餘人。十九歲帶一萬人徵河西,殲敵四萬!我也曾空手奪四郡,陣斬匈奴七十八將,帶一萬吳軍將張遼三萬合淝守軍殺剩八百,今為父去徵交州,有何不可?”

  倘若別人拿自己和十七八歲的霍去病比較,那真是自找沒趣。

  但如今劉封將自己一身亮眼的戰績拿出來,竟一點也不遜色。

  然而諸葛亮卻搖搖頭:“此行非攻城掠地,斬將殺敵,忠嗣若以此心前去,交州恐不得矣!”

  其實劉封也明白交州不能強攻,應當智取,但他不想如孫權那般,靠著請客吃飯,突下殺手的下三濫手段。

  不是他自命高潔,而是此舉易遭人不恥!

  有人說,生在亂世,為達目的當不擇手段。

  但當你真正置身其中,你就會明白名聲和人格在同樣重要。

  諸葛亮說道:“忠嗣,我問你,倘若吳巨、士燮以及步騭三人,你須選擇一個並與之聯盟,對抗另外兩家,你會選擇誰?”

  劉封暗暗思索孔明的話:這三人中步騭乃東吳人,孫劉聯盟,與其結盟的結果大概率是平分交州??

  我不肯,他也未必肯。

  最後十有八九分贓不均最後又鬧得一地雞毛。

  吳巨?

  此人雖與劉備交好,但為人反覆無常,不受管束。實力不濟,又自以為是,翻臉無情,免不了腳踏兩隻船,也不該選他。

  士燮乃當地豪族,交州勢力最大,但為人謙和,又無爭雄之心,跟誰都不願意鬧翻臉,當是首要考慮結盟的對象。

  然而,理論上三個人又隱隱代表三方的力量。

  吳巨與劉備是好友,士燮督七郡的要職是曹操的安排,步騭卻是孫權的人。

  我既是劉備的部將,便說選擇“吳巨”,看孔明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