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劉封治涼,曹操稱帝


                 涼州,張掖!

  河西鎖鑰、五郡咽喉,說的就是此地。

  高臺鹽湖,無數羌胡男子和漢人男子光著膀子,赤腳於鹽田之上,他們手執工具,先把鹹湖水澆在鹽田之中,使陽光暴曬蒸發,再一遍一遍加水,使其濃度越來越高,最後析出晶體。

  然後用細棉布提純。

  此滷鹽手段現在看來並不稀奇,但在這時候卻是相當先進的,是隻有少數人才掌握的技術,

  這些鹽被裝進羊皮袋中,成批的裝上馬車,踏上絲綢之路。

  而另一處鹽池附近的一片土地中,挖開後發現了晶體一般的芒硝。

  此物遇水吸熱,使周圍冰涼,可以此製冰。

  炎熱的夏季,吃一口沾鹽的羊肉,再喝一口冰涼的馬奶酒,簡直比神仙都要舒服。

  晶體被裝進竹筒,有的賣給涼州各地百姓,有的運往炎熱的交州,有的甚至要賣到魏國境內。

  諸侯雖有紛爭,但不妨商路,不堵民生,乃各諸侯約定俗成的共識。

  ……

  涼州,北地!

  一座大山被開了一個窟窿,無數羌胡俘虜身上綁著空竹筐,摸著繩索,依次從窟窿中進入,又揹著裝滿黑色石頭的竹筐從另一個洞口爬出。

  渾身黑黢黢,但他們不在乎。

  這樣做十趟,可以換一天的飽飯,連續做十日,可換一天的休息。

  沒人知道大公子為何知道這裡有煤礦,同樣沒人知道他為何知道鹽田周圍佈滿了硝礦。

  一塊硝,可以換一頭羊!

  一筐煤,可以換一頭羊!

  一袋鹽,可以換兩頭羊,甚至可以換一個女人。

  劉封便通過控制這三樣東西,不到半年時間便抓住了西涼的經濟命脈。

  ……

  涼州,武威,姑臧!

  這裡擁有涼州最好的耕地。

  羌胡女子跟著漢民女子學會了耕種。

  萬頃良田種滿了粟米,秋風拂過滿是粟香。

  ……

  涼州,金城!

  威嚴的校場之下,周圍是大旗柵欄,鐵甲衛士,中間的空地上,卻坐著無數羌胡弱民。

  他們有的身有殘疾,被部族丟下,有的上了年歲,跟不上部族的腳步,有的身子骨弱,似乎從生下來就沒吃飽過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