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劉封託付


                 就在劉封令鐵甲侍衛捉拿六位重臣之時,諸葛亮已然猜到劉封的目的。

  那一刻,諸葛亮一陣心痛。

  陛下聰慧絕頂,怎不知此戰兇險?

  而是即使知道必死無疑,也決然義無反顧!

  而更為竟諸葛亮動容的是:

  他對自己的信任!

  要知道,劉封萬一折戟東吳,他最為擔心的是益州派和東州派不服管束,得花費多大的精力和心血使其敬服,好使季漢團結一心。

  而劉封此舉,便是舍其自身的威望為自己留下一套可靠的班底。

  諸葛亮看著劉封,淚水簌簌而下。

  劉封看著諸葛亮:

  “父皇之基業,不可毀於我手,但殺父之仇,卻不能不報!我若以舉國之力伐吳,必引曹軍南下,到時我季漢必危矣。故而,我只帶兩萬民夫兵,加上二叔三叔的精兵,一共三萬兵馬,起兵伐吳。”

  諸葛亮再次震驚!

  人家伐“蜀”六路大軍,隨隨便一路都是十萬兵馬,身為皇帝,要親征此時如日中天的東吳,卻只帶三萬人馬?

  而且,大多還是戰鬥力低下的民夫兵?

  但,若想在確保益州無憂的情況下伐吳,這已經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陛下,此行欲帶何人為將?”

  “二叔三叔得跟著我一起去,他們復仇心切,我便是想將他們留在益州也留不住。我讓他們帶一萬兵馬先去,也是想留下二位叔叔的部分精銳,以守成都南鄭。

  此次長安之戰,益州軍和荊州軍所剩無幾,但還有云叔的輕騎、黃老將軍的交州軍、李嚴的東州兵、陳到的白毦死士,孟起的涼州軍,還有魏延所剩不多漢中軍,這些都是咱們僅有的家底了,這些部隊都留在益州,由丞相總領兵權!至於隨我的副將,只帶吳懿,黃權,淩統三人。其餘將官,皆留益州,供丞相驅使!

  有了這些部隊,便是曹操真派大軍南下,相信丞相也足以應付。”

  此時此刻,諸葛亮哭得淚流滿面,他知道,劉封把最好的家底都留給他了。

  劉封想了想:“對了,還有一少年,乃我於漢陽所尋,在守漢陽的那段日子,我常帶他出兵剿胡,被孟起一併帶回!此人與伯松(諸葛喬表字),伯漢(蔡伯表字)年紀相當,其聰慧過人,見識不凡,日後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