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劉封入城,孫權封城


                 張郃想到了,此計乃“齊紈魯縞”之計,幾百年前有人用過。

  通過抬高蜀錦價格使蜀地百姓放棄種糧,而把季漢的飯碗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可季漢的那幫人猜不到嗎?

  肯定猜得到。

  猜到了又能如何?

  此計的精髓之處,在於蜀錦乃蜀地的支柱產業,種桑養蠶的人本就不少。

  往常種了也就種了,和種糧食沒什麼兩樣。

  以後卻不一樣了。

  蜀錦銷路上佳,可使窮人脫貧致富,可保百姓衣食無憂,你還逼著百姓種糧?

  百姓幹不幹?

  百姓勉強幹了,又會怎麼想你?

  你放心,百姓可不會往深裡去想。

  什麼囤積居奇,什麼長遠得失,你說的再多,他們也統統看不到。

  他們只會抱怨,只會看到眼前得利。

  老張家種桑蓋了兩間房,老李家養蠶續了第二房,老徐家制錦又置了兩畝地......

  再看老王家,種糧大半年,累個半死,連個婆娘都娶不起。

  換你,你栽桑還是種糧?

  這麼一對比,不出三五年,老百姓就都開始琢磨種桑養蠶制錦了。

  你想管?

  如何管?

  能讓所有人禁止織錦?

  那是自斷經脈!

  蜀錦本就是蜀地賴以生存的根本,作為執政者,不大力發展本國優勢產業,而去發展並十分優勢的農業,使得賴以生存的優勢不復存在,很容易讓百姓對執政者的能力產生懷疑。

  那讓一半人制錦,一半人種糧?

  制錦的富,種糧的窮。

  社會階層就分割開來。

  張郃明白:

  此計並不一定會真的讓季漢陷入糧食危機,但一定會讓季漢陷入信任危機的泥潭。

  而一旦產生信任危機,內部就會產生矛盾。

  一旦產生矛盾,就會形成長久的內耗。

  而咱們大魏守著商道養馬地,自不用靠著單一作物維持經濟。

  長久下去,季漢必亡也。

  .......

  此時此刻,即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地方不是蜀地,而是建業!

  外郭城中等著接見蒯言的吳王孫權尚未得到碼頭淪陷的消息,便先得到了城外的消息。

  虞翻急匆匆的進城稟報:“吳王,傳聞劉封打進建業了,是真是假?!”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