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江畔何人初見月(新)

  兩者的路子可謂是截然相反,但這也意味著能夠互相彌補。

  外家拳術,當以少林為雄。

  林淵沒有急著尋找少林的武學,而是點開一本名為《少林武學:禪武之理》的電子書,瀏覽起來。

  習武至今,早已不是不明武理的毛頭小子,習練一個門派的武學,瞭解一下其中的武學理念還是很有必要的。

  和別家不同,少林武術講究的是禪武同修,在武學立意上無疑更高屋建瓴。

  禪宗,一向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宗旨,講究“心外無物”。

  正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間一切有為法,皆是是假象,不能永恆存於世間,只有反本歸真,還事物之本相,方能使其連綿不斷的延續下去。

  少林拳套路的習練亦是如此,是一個從無到有,而又從有到無的過程。

  最終達到不拘泥於“有”的招式,達到“無”,無招勝有招。

  時至中午,林淵將這本書看完,不得不說,受益匪淺,也更加讓他對少林拳術有了更大的興趣。

  他本就習練了《羅漢拳》,這《羅漢拳》就是出自少林,而且來頭還不小,是少林拳術的母拳。

  據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達摩率一眾弟子在深山中靜坐修行。

  但他卻發現在傳經的過程中,弟子們禪坐久了,經常昏昏欲睡,精神不振,故而達摩取鳥、獸、蟲、魚飛翔、騰躍的姿勢,創了一套動靜結合的拳術,這門拳術便是“羅漢十八手”,也叫《羅漢拳》。

  後來經歷朝歷代武僧演練、充實、提高,逐漸形成了如今規模龐大的少林武學。

  在公司官網上,收錄的少林武學共計371套,其中拳術178套,器械193套。

  琳琅滿目的武學,無疑看得林淵眼花繚亂。

  腹內早已空空如也的他,瀏覽了一會後,便決定先去吃個飯再說。

  填飽五臟廟,下午再好好挑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