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神秘的 作品

388偵查作戰

  安東尼德最終下令:“弓箭手!靠前,加固陣線。”

  通常情況下,弩手站得稍遠是因為戰場的動態性。

  在戰鬥中,步兵編隊總在移動,前進或後退,這是必然的。

  面對敵襲,最好的應對是讓敵人疲憊地向你邁進,而不是僵守陣地。

  當敵人精疲力竭時,他們或許會發動猛烈反擊。

  這意味著在戰鬥中,步兵部隊總是在不停地移動。

  因此,“前線”不僅僅是軍事圖紙和學說中所描述的那條直線,而是士兵內部形成的一個群體或階層,齊心協力地展開戰鬥。

  這些細節揭示了戰場上位置的不斷變動對於步兵後方的弩手來說是何等煎熬,他們必須隨時調整節奏以跟上前線的進展。

  儘管他們不斷努力完成繁瑣乏味的裝彈過程,但位置的頻繁變化依然讓他們感到不安。

  因此,亞歷山大軍隊設計了一種緩解方法,將這些弩手安置在離前線30米到40米的後方,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安靜地重新裝彈,自由地觀察和瞄準目標。

  30米到40米的距離聽起來可能很遙遠,但對於一個步兵單位在激烈戰鬥中頻繁移動來說,並不是一段容易的路程。

  然而,當面對戰線崩潰的真實威脅時,安東尼德不得不調動這些弩手來加強步兵隊伍,增加戰線的厚度,讓士兵們感受到更多的支援。

  甚至在近戰中,他下令弩手們射擊,儘管這樣一來,他們可能會誤傷友軍。但在絕望之時,安東尼德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為了鼓舞士兵們疲憊不堪的士氣,安東尼德騎馬來回於脆弱的防線上,高聲呼喊,試圖激勵他們。

  “不要退縮……我們已經征服了他們最宏偉的城市。這不算什麼。”“戰鬥!擊退他們!這些農民不是你們的對手。”“諸位!勇敢起來!援軍正在路上。我看到他們已經聚集在山腳下。再忍耐一會兒吧。”儘管安東尼德並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幕,但他仍然做出了最後一次鼓舞士氣的努力。

  在霧氣瀰漫的戰場上,安東尼德的話語如同一道光芒,照亮了士兵們前行的道路,激發了他們內心的鬥志。

  但他的鼓舞士氣的演講確實激勵了人們,因為他們堅信援助就在眼前。

  儘管如此,還是有好幾次局勢看起來即將變成世界末日,直到關鍵時刻安東尼德的親自幹預才阻止了局勢,他迅速從防線的其他地方派出小股增援部隊來堵住那些臨時的漏洞。

  安東尼德是一位技術精湛的中級軍官,在軍中頗有名氣,這也是他獲得直接向軍隊最高人物梅內斯彙報的權利。

  在這裡,他以儘可能宏偉的方式展示了它們。

  但不管怎樣,天才也有極限。

  如果安東尼德未能及時得到援助,他的追隨者們終將會識破他的援軍謊言,最終會分崩離析。為了扭轉這一局面,他迅速派遣了三名精幹的斥候下山,他們騎著矯健的小馬,準備進行這趟至關重要的短途旅行。

  當這三名斥候衝進城門時,其中一人立刻放聲高呼,將山頂上的戰鬥情況傳達給眾人,催促他們迅速準備加入戰鬥。他的聲音在城門內迴盪,引起了一陣騷動。而另外兩名斥候則毫不猶豫地策馬全速奔向梅內斯的營地。

  黑人將軍梅內斯與營地中的許多人一樣,剛剛從睡夢中醒來。

  他穿著一件輕便的外衣,正在帳篷外刷牙,嘴裡叼著一根樹枝,嘴巴被菸灰燻得漆黑。他的日常清潔用品不過是些灰燼,畢竟在這個偏遠的地方,牙膏已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突然,兩名全副武裝的斥候出現在他的面前,這自然引起了梅內斯的注意。然而,不等他開口詢問,兩名斥候便翻身下馬,以儘可能簡潔明瞭的語言向梅內斯描述了安東尼德的困境。他們的話語中透露出緊迫與焦慮,生怕遺漏了任何重要的細節。

  最後,其中一名斥候急切地說道:“將軍!安東尼德需要幫助。那座山脊上有一整支敵人軍團,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崩潰!”聽到這個消息,梅內斯不禁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想到,安東尼德竟然要面對一支五倍於他的敵人軍團。憤怒與擔憂交織在他的心頭,他不禁咒罵道:“該死!安東尼德,面對五倍於你的敵人,你為什麼不撤退並請求增援呢?你獨自一人與這麼多人作戰,究竟想做什麼?”

  然而,現在並不是追究安東尼德責任的時候。梅內斯深知每一秒都至關重要,他必須迅速作出決策。於是,他立即下令派出1000名士兵前往山脊支援安東尼德。他命令士兵們儘快爬上山脊,不要絆倒,以確保他們能夠儘快到達戰場。

  隨著士兵們迅速集結,營地內響起了一陣陣緊張而有序的腳步聲。梅內斯站在高處,目送著士兵們漸行漸遠,心中默默祈禱著安東尼德能夠堅持住。他知道,這場戰鬥對於整個戰局來說至關重要,安東尼德和他的部下絕不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