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八 作品

第203章尊重他人命運

 “這……”

 趙里正神色有些嚴肅。

 安小暖所說的這些問題,他方才不是沒有考慮過。

 可他覺得,這麼多人都在往裡頭湧,應該出不了什麼事情吧?

 更何況,寧王可是大寧國最賢德的王爺,其美名,整個大寧國都知道啊。

 而且寧王還是當今聖上最喜愛的兒子,否則封號也不可能取‘寧’字,與國號相同。

 在老百姓的心裡,寧王的決定,很大程度上也能代表著當今皇上。

 寧王要廣開城門接收難民,不就相當於是朝廷的意思嗎?

 既是朝廷的意思,又能出什麼問題呢?

 安小暖見趙里正垂眸思考,卻久久不語,又道:“趙伯,您要知道,咱們這些難民都是從北方來的。

 這一路上缺吃缺喝,不知受了多少苦,見了多少血。

 大多數的難民,為了活下去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就算寧王心善,難道他就不擔心難民進城後會鬧事?

 行,咱們退一萬步來講,寧王相信咱們這些老百姓,不願防著我們,那敵國的細作呢?

 這大批大批的難民都是從北邊來的,若敵國想混一些細作在裡面,再簡單不過了。”

 說完,安小暖又指了指城門口:“您看城門口那邊,無數的難民排隊進入萬豐府,可城門口卻沒有一個士兵對難民進行登記和分配。

 情況緊急,沒有路引也就罷了,可戶籍文書這種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出遠門前總要帶在身上的。

 按正常的程序,難道這時候不該先讓難民出示戶籍文書,自證身份嗎?

 沒有戶籍文書的,說清楚戶籍所在地,當場進行辦理,然後再進行分配。

 沒有登記,如何知道難民的身份?不進行分配,難民進了城以後,該去哪裡?

 難不成要在城內四處遊蕩?引起城內混亂?”

 安小暖提出的問題,每一個都擊打在趙里正的心上。

 若說糧食充足,不怕城內難民過多,那倒還能理解。

 可如果連登記和分配都不做,連敵國有可能混入細作都不考慮在內的話,未免也太草率了,不像一個王爺會做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