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露珠 作品

第五章 過年請先人

 順風心細手巧,每年三十早上,他拿著印版(刻有圖案,花紋的冥幣板),還有拆好的白紙,大小尺寸和印版剛剛好,準備好的紅顏色的水。

 他仔細的用毛刷子沾紅顏色,刷在印版上,不多不少,必須剛剛好。印出來的冥幣清晰度高,否則,白紙上印一半,缺一半,或者顏色太重,整個都是紅的,啥也看不清楚。

 可算是技術活。我是幹不了,笨手笨腳的,最重要的一點,眼瞎,只能當羊倌。

 放羊,其實沒地方可去。遇上大雪封山的一年,基本上把羊群趕到陽面黃土高坡,地耕邊,看著羊群別跑沒影了就成。

 自己卻躲在避風處,拿著鏟子,小刀,挑選一塊土疙瘩,必須是瓷實的。表面打磨光滑,中間掏一個洞,在靠近下邊三分之一處挖一個小洞。這樣一個簡易的取暖土爐便做成了。

 往洞裡放滿羊糞蛋,滿山遍野到處是。從破棉襖裡撕下些許棉花,塞在小洞口。

 點燃洋火(火柴),放在小洞口,充分與棉花燃燒,萬事俱備,不缺西北風。

 一會兒,土爐裡羊糞蛋最下面變得紅紅的,暖和著呢。這或許就是那個年代的娃娃為數不多的“玩具”罷了。給自己的兒時增添了一點樂趣。

 中午,不爭氣的肚子也咿呀咿呀,咕咕叫。他取出老媽收拾的麻散子(胡麻油烙的)脆脆的,外皮還撒了一些白糖。從塑料袋裡取出一塊瘦肉,摻和著西北風,可香呢!

 一年四季,只有這個時間才能看見,聞見,吃到嘴裡,滿嘴油乎乎的。

 雙手滿是羊糞蛋的味道,夾雜著清油(胡麻油)的味道,在空氣中慢慢的飄向遠處。

 撒歡了大半天的羊群已入圈,圈裡糧草豐盛,才是它們過年的晚餐。

 接先人。

 二爸,雙手端著盤子,盤子裡有老爸收拾一上午的神位牌,還有香火,順風拓印的紙錢。

 兒孫後代一幫人跟著長輩來到門前的路口,二爸嫻熟的畫了一個圓圈,大家不約而同的雙膝跪地。點燃香燭,紙錢,二爸嘴裡唸唸有詞,也不懂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