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露珠 作品

第二十六章 殘陽如血孤墳與山為伴3

 如今,奶奶靜靜的躺在黃土地裡。她累了,含辛茹苦一輩子,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輩子給了黃土地。好好休息長眠,黃土地滋潤著當被。

 在奶奶新墳不遠處,還有幾處墳墓,墳墓長滿了各種雜草。墳前地耕邊的幾棵白楊樹開了叉,長粗壯了。

 我們是平凡的莊稼人,耕耘一份土地,最終迴歸土地,與土地為伴。這大概是平凡人一生長河裡的宿命吧。

 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莊稼人才真正意義上,當家做主成了土地的主人。

 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衣穿,有飯吃,解決了肚子圓的一日三餐。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一日三餐能填飽肚子。

 這是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莊稼人最厚道的,最純樸的生活。

 和奶奶一樣,靜靜的躺在黃土地裡,感受著春夏秋冬,黃土地的深沉。

 墳前燒一大堆紙錢,活人了卻心願,給別人看的。不如活著的時候,給一碗水喝,或者一碗粥。

 當然,這種氛圍中,子孫後代們或許受到感染,所謂孝道的真實存在於人世間,還是陰間?只因老媽,還有二媽身體的病痛,未能前去,其餘的子孫後代們都是要去的。

 一方面是要去掉孝帽子,孝袖,百日披麻戴孝。另一方面,奶奶是真正意義上去世了,為什麼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