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露珠 作品

第九十章 起靈

 大雪封山,也阻擋不了人們採購年貨的熱情,這份精氣神緣於人們內心的喜悅,和每家每戶生活條件的變化有關聯。

 今年風調雨順,莊稼漢子們高興,家有千擔糧堆滿倉,老漢們心中不慌。娃娃們一年四季漂泊他鄉,年關將至,宰豬殺羊。熱鬧場面肯定是要有的,尤其是在外邊打工的善男信女,更是如此,不妨來一個年貨大拼比。他家女娃穿金戴銀,額家毫不遜色,必須的有,否則瞧不起,不知道什麼起,人們內心的想法,彎彎繞多了起來。

 往年時不時,左鄰右莊的,都能有喜事連連,白事不斷。可如今,三溝兩岔的,只見成雙結對的男男女女,勾肩搭背的,手拉手,親口口的,土路牙子上時不時遇見。

 那個莊戶裡舉行婚禮喜事,反而有點不適應了,好像在人們的心裡很是驚奇。

 偶爾莊子裡舉行白事,才能和大家一起打一個照面。平常,你有你的陽關道,我有我的獨木橋。

 變了,真是變味了。

 五爺曾經說過:“娃們,儘管你們在外邊跳的歡,總有一天你娃有哭的時候,到那個時候,為時晚矣。”

 不是因為五爺年紀大了,跟不上時代的節奏,最主要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可就是有一樣,土地永遠是國之根本,人們的命根子,有了它,才不至於餓死人。

 那些年,莊子裡混過的兄弟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婆姨,或者娃都能給端茶遞水了。

 社會變化太快了,以經濟為主導的特色社會主義,正如火如荼的在神州大地蔓延,然莊子裡後生們緊跟著經濟改革步伐,大踏步前行,似乎都忘記了老祖宗的東西,仁義禮智信拋到腦後了,有錢便是爺的硬道理,有錢打遍天下無敵手,無錢一日難行寸步難。

 沒曾想,尊老愛幼,贍養老人,養老送終淪為一句口頭禪而已,兜裡雖有幾個子兒,可是窮的只剩下幾個子兒呢,其他一無所有。

 就是這幾個字兒,連哄帶騙的婆姨隨之而來,悄悄領回家,管它三七二十一,先上車後補票,生米煮成熟飯,不是婆姨似婆姨,隨之而來的便是大官場裡閒話中心的熱門話題。

 誰誰家兒子有本事,一年不到,領回家婆姨三個,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場空!

 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娃娃親,媒妁之言,在人們的視野中漸漸遺忘了,遺忘在過去的犄角旮旯裡,當擺設了,塵封已久的回憶。

 當然,這種回憶是喜慶的,美好的。人們一直所向往。

 不信,你瞅瞅,莊子里老一輩人都是媒妁之言,幾升麥子換取的婆姨,踏踏實實跟著一輩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跟著騾子跳韁繩,窮醜瞞不了人,又何必怨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