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融教父


                 波曼的憤怒是有理由的。

  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著“我可沒這麼想過”,但他確實對“迷核”的核心算法有些想法。

  “薩羅斯基金”六年前開始成立,當時的創始人便是他和傑克遜。

  他是以麻省理工學院金融數學領域博士身份畢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後輾轉各大投行、券商,最終積累了高達上億美元的身家,併成為投資領域初露頭角的新秀。

  而傑克遜,在那個時候還只是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正在組建自己的團隊,準備成為金融行業獨立玩家的波曼,就在那時遇見了傑克遜,還有他剛剛研究出來的金融Ai“迷核”。

  雖然傑克遜並未將“迷核”的核心算法對他開放,但僅僅只是“迷核”展露在外的功能就已經讓波曼頗為震撼。

  可以自主搜索網絡信息,並加以辨別分析……

  能夠以高過其他量化交易工具倍級的速度進行自主交易……

  具有堪比人類的風險收益概念,能夠理解模糊的市場情緒觀念……

  儘管那個時候的“迷核”,比起現在只相當於一個初始版,但它的潛力還是讓波曼肅然起敬。

  而對於能夠研究出如此優秀的金融Ai的傑克遜,波曼自然也對他青眼相看,甚至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不開放‘迷核’核心算法”、“獲得‘薩羅斯基金’百分之二十初始股份”、“擁有獨立的投資地位和交易權”這三大要求。

  毫無疑問,這三大要求是任何一個上規模的金融公司都不會同意的。

  尤其是第一點。

  不開放“核心算法”,就意味著“迷核”永遠只是傑克遜手中的工具,公司對它沒有決定權,沒有任何一家金融公司會允許公司員工掌握這種不屬於公司,但卻對公司未來發展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殺器。

  ——而這,也是傑克遜被華爾街的大公司拒之門外的根本原因。

  包括高盛在內的頂級金融巨頭都曾對傑克遜拋過橄欖枝,只要他願意將“迷核”和本人打包出售給自己,都能給他一筆以億計的金錢,對於一個在金融業沒有過實績的年輕人來說,這已算得上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