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63,大計與策略

  實際上他也不是憑空猜測,在歷史上,1828年俄羅斯帝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就以支援希臘獨立的名義,發動了第八次俄土戰爭,發兵十幾萬人從巴爾幹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軍,大敗了土耳其人,一度逼近了夢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

  俄羅斯帝國的勝利引發了西歐列強的驚慌,他們聯合起來向俄羅斯人施壓,逼迫沙皇退兵。於是俄國和土耳其簽訂了《亞得里亞堡條約》,俄羅斯帝國獲得了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島嶼以及黑海東岸大片領土,土耳其還被迫承認格魯吉亞、伊梅列季亞、明格列利亞併入俄羅斯。

  在這個已經被篡改的時間線上,艾格隆深信,只要自己在希臘獲得幾次勝利,名聲大振,那麼俄羅斯人恐怕會更快地發動進攻,絕不會讓他染指君士坦丁堡。

  尼古拉沙皇上臺之後,嚴厲鎮壓了十二月黨人的起義,激起了國內外大量不滿,他也急需在國內國外建立自己的威望,而趁著土耳其人自顧不暇之際發動一場戰爭,用勝利的榮譽來為自己贏取全國的喝彩——這是俄羅斯最最傳統的方式,沙皇絕對不會拒絕的。

  “我明白了……”在艾格隆的解釋之下,眾人恍然大悟。

  仔細想想的話,也確實合情合理。

  “只要沙皇進軍,我們的機會就來了。”艾格隆的右手捏起了拳頭,自信滿滿地說,“我當然不會蠢到率領你們再去和沙皇的軍隊交戰,但是我可以確定,西歐的列強絕對不願意看到君士坦丁堡落入到沙皇之手,而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了,我將走上臺前,和這些國家真正做一次交易。”

  是的,他確信,俄羅斯帝國的進軍,和他們輝煌的勝利,一定會和歷史上一樣激怒西方列強。

  雖然他們討厭波拿巴家族,但是比起沙皇進軍君士坦丁堡來說,這種厭惡根本就算不了什麼了。

  只要他到時候擺出要進軍君士坦丁堡、徹底光復希臘的架勢,俄羅斯帝國就不可能停手,而西方各國又堅決不同意沙皇光復羅馬,他們又不願意在希臘打一場大戰——於是最終,這個死結就需要用談判來解決了。

  最後無非就是他讓步,俄羅斯讓步,希臘獨立,他不謀求希臘王位——這是各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了。

  “您要利用英國人來反對俄羅斯人嗎?”埃爾欣根公爵問,“然後換取他們的承認。”

  “是的我要跟英國人交好。”艾格隆聳了聳肩,“他們是我們家族的敵人,但至少此時此刻,我們是可以談判甚至化敵為友的,只要他們來找我,我非常樂意為他們做出讓步。而如果我們為解決一次歐洲危機做出了貢獻,那我們也理應索取我們的報酬,不是嗎?”

  這確實就是艾格隆的整個構想了。

  他從頭到尾都不在乎希臘人的死活(反正希臘人自相殘殺也這麼久了),只希望用希臘作為籌碼來交換更好的利益。

  他覺得,如果操作得當的話,也許他和奧地利人的關係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重新修好。

  他倒不是害怕奧地利人,但蘇菲眼下在他們手中,如果蘇菲和他的孩子也是真實存在的話,他希望能夠為她們做一點事,儘自己能力爭取一點更好的待遇——就當是補償吧。

  他很快就拋下了這些許的雜念,然後又看向了眾人。

  “諸位,所有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但是唯獨一點,我們要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勇氣去完成第一步,我們要力挽狂瀾,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被人所注意。沒有實力沒有能力的人,也不配得到別人的任何關注。所以接下來,請為我,為你們自己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