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223,巨人

  這給了他很大的底氣,畢竟自從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來,所有和英國站在一起的人都是最後的贏家,他希望這次也不例外。

  “那麼,貴國打算為此做出什麼呢?”於是,梅特涅首相再問。

  大使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無奈地攤了攤手。

  “什麼都沒有?”梅特涅追問。

  “什麼都沒有。”大使苦笑著回答,“眼下倫敦的大人物們必須處理國內事務,沙皇的進軍在他們看來雖然討人嫌,但並非迫在眉睫威脅。”

  梅特涅心裡並不意外,但是表面上卻做出了失望的表情。“也就是說,你們的熱心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卻希望別人站出來為你們力挽狂瀾!”

  大使的表情變得更加難看了。“這並非不列顛的願望,首相閣下,只是……我們確實在面臨著相當多的困難。”

  1827年4月12日,也就是艾格隆剛剛來到基督山島不久的時候,偉大的外交家、託利黨內的強勢人物喬治-坎寧,從外交大臣任上接掌了首相職位,時年57歲。

  雖然國內和黨內都期待這位負有盛名的大人物能夠就此大展拳腳,然而非常不幸,此時的喬治-坎寧已經是一個重病垂死的人了,只能靠服用鴉片酊來勉強續命。

  不到4個月之後,8月8日,這位大人物遺憾地與世長辭。

  他的猝然離世,攪亂了英國政界,幾乎沒有人對此做好安排,在一陣混亂之後,國王因為厭惡一些託利黨內部大人物,所以決定任命託利黨內的溫和派、資歷較深的政治家戈德里奇子爵弗雷德裡克-約翰-羅賓遜擔任首相。

  然而這位首相併非強勢的領袖,哪怕在託利黨內部也做不到說一不二,雖然他被國王授予組閣權力,但是他的內閣脆弱不堪,而且又是倉促上臺的,時人普遍認為這屆內閣一定會是個短命內閣,就連首相本人也同樣持這種看法。

  既然內閣註定是短命內閣,那麼政壇的混亂自然也不可能因為首相誕生而戛然而止,不僅託利黨和輝格黨的傳統內鬥還在持續,就連託利黨內部,溫和派和保守派也一樣吵得不可開交,為了穀物法產生的爭論甚至點燃了下層,整個國家都陷入到了激烈的爭吵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倫敦的大人物們分出多少精神來關注巴爾幹半島的那些事,確實有點難為人了。

  梅特涅不得不讚嘆沙皇找到了一個好時機。

  然而——他知道,偉大的不列顛並不會因此而沉睡,它還有那些不可撼動的守護神,這些守護神足以讓他得到足夠的助力,協助他力挽狂瀾。

  “那麼,威靈頓公爵有何看法呢?”他小聲詢問對方,“我無意干涉貴國內政,但我聽說在貴國內部,希望由公爵本人出山、穩定國內外局勢的呼聲最近在高漲……”

  聽到了首相的問題之後,大使原本僵硬的臉出現了些許的鬆動,就連眉毛也挑動了幾下。

  “確實有這種呼聲——”最後,他點了點頭,給予了梅特涅足夠的回應。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我認為這是歐洲的幸事。”梅特涅點了點頭,“我雖然和威靈頓公爵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我永遠都會記得他的風采,他是一位巨人——一位足夠屹立於我們這個時代之上的巨人,我相信如果他發話,哪怕是沙皇也得仔細思量一番。”

  在內閣和政界風雨飄搖的時候,人們本能地希望尋求一種穩定性——而在不列顛帝國當中,只有一個人,才能提供這種眾望所歸的“穩定性”。

  那個人,自然就是威靈頓公爵,那個在西班牙打敗了拿破崙最好的元帥們、並且在滑鐵盧徹底終結了拿破崙帝國的偉人。

  只有這個偉人,才能用鋼鐵般的意志,繼續掌舵大英帝國,帶著這艘滿載著戰利品的艨艟鉅艦繼續傲然航行於四大洋。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半年以後,確實也是威靈頓公爵在1828年接替了這位戈德里奇子爵的首相職務。】

  “我感謝您對威靈頓公爵的讚美,等我回到倫敦之後,我會當面向您轉達這些話的。”大使平靜地回答。

  梅特涅稍微思酌了片刻,他相信時機已經到了。

  “那麼,大使先生,請問威靈頓公爵對我之前的提議,持何種看法呢?”他鄭重地詢問對方。

  在和艾格隆取得聯繫,並且達成了默契之後,梅特涅開始尋求西方列強的支持,考慮到法蘭西的波旁王族絕不可能同波拿巴家族合作,於是他開始尋求英國一方的意見——在眼下,英國因為種種意外而陷入到了政界紛爭當中,那麼說話最有分量的人,自然也就是國王和威靈頓公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