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7,羅馬

  這個問題,恐怕就連萬神殿當中的諸神都無法解答了。

  艾格隆和特蕾莎停下了竊竊私語,然後繼續欣賞著萬神殿。

  在公元609年,已經遷都到了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帝”,將萬神廟獻給了當時的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而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

  因為,羅馬教會也對萬神殿進行了一些基督教改造,大廳四壁神龕供奉著天主教聖人,在廳中也有多座祭臺。

  在正中祭臺之後,還有“十字架祭臺”和“聖母石像”祭臺,而後者下面則是一座石棺墳墓。

  艾格隆和特蕾莎的視線停留在了一個雕塑上——這個雕塑是聖母瑪利亞手捧聖子。

  這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匠拉斐爾的墓葬,拉斐爾生前畫的最多也是最愛的題材就是聖母的形象。

  在拉斐爾的石棺上,還刻著那句著名的話:你活著,大自然黯然失色;你逝去,大自然悲慟欲絕——這是他的好友、大主教本博為他寫的銘文。

  以這種規格的話來稱讚一位藝術家,堪稱是登峰造極了。

  可見羅馬教會對這位藝術家的喜愛。

  艾格隆和特蕾莎在萬神殿當中轉了一圈,欣賞著古典建築和基督教會那些的藝術作品,時間也在不斷地流逝。

  雖然其中寂靜無聲,但是他們彷彿能夠感受到了其中無聲的悲鳴。

  羅馬已經死了,羅馬的眾神們也都已經消亡,現在留在羅馬城的只是舊時代的殘軀,被一個他們曾經蔑視的宗教教會所繼承和改造。

  正如萬神殿一樣,歷史本身也在不斷毀滅和重建、不斷融化又鑄造,政治與社會乃至政體本身也在不斷變遷,突然興盛又突然消亡。

  但是無論時間毀滅了多少東西,人類還在那裡,人類對美、對光榮與輝煌、對那些精緻藝術的追求永遠不會熄滅。

  正因為有這些,人類才得以擁有文明,人類的歷史才有價值可言。

  艾格隆知道,他和他的妻子,乃至和他所有同時代的人,也會被時間所摧毀,但是他們也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他願意用他的餘生,來實現他的父親在贈給他“羅馬王”這個光榮而又沉重的頭銜時,所寄予的期許。

  畢竟,人活著總是需要意義的不是嗎?

  時間慢慢流逝,他們的遊覽也到了尾聲,艾格隆呼吸著萬神殿當中略微潮溼悶絕的空氣,然後抱住了自己的妻子。

  “特蕾莎,我們要留下比這個更宏偉的遺產,我也想讓後人讚頌你我之名……不然我們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

  “是呀,殿下,我也這麼想呢。”特蕾莎輕輕點了點頭。

  “我知道我現在說這些有些可笑,甚至有點想入非非,但是我希望,終有一天,世界為我們為文明進步所做的一切而驚歎。”艾格隆略微嚴肅地說,“我們要舉辦萬國博覽會,然後以我們兩個人的名義全程主持它,我們讓我們的子民有機會誇耀他們在工業和文明上的成就,也讓他們有見識全世界最精美的那些成就,我們可以讓巴黎整個變換一個模樣,讓它也成為一座永恆之城……親愛的,我們一定能做到的。”

  “是的,親愛的……我也相信如此呢。”特蕾莎淺笑著,然後溫柔地親吻了一下丈夫的臉頰,獎勵他的雄心壯志。

  她就喜歡看到殿下這副模樣。

  她也相信殿下日後一定能夠做到——儘管這些話在目前聽來只不過是一個少年人心潮澎湃下的狂想而已。

  “我們就在為此而努力。”艾格隆回答。

  接著,兩個人手拉手離開了這座恢弘的聖殿。

  接下來的幾天,艾格隆和特蕾莎繼續遊覽羅馬城,以遊客的身份大飽眼福,也享受著難得的閒暇意趣。

  而就在幾天之後,他終於收到了來自叔父的好消息——教皇陛下即將駕臨叔父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