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8,家族

  而特蕾莎一邊高興於呂西安一家對自己這麼尊重,一邊則心裡盤算著日後有機會可以招攬這些堂兄弟中的一兩個人。

  雖然呂西安親王自己已經沒有什麼政治熱情,他的長子看上去也很滿意於鳥類學家的研究,但是更小的那些兒子(路易,安託萬,皮埃爾)就未必沒有一點投身於家族事業的心思了。

  她一心想要鞏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讓那些討厭的人絕不敢排斥自己,而現在就是一個好機會。

  如果波拿巴家族裡面有一個支脈(而且是人丁最興旺的支脈)站在自己一邊的話,那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他們今天的表現來說,這個目標並不難實現。

  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想要落到實處並不容易,不過特蕾莎也並不著急,反正對她來說,能成最好,不成功也沒關係。

  上一代人只想著隱退,過安穩日子,但年輕一代人不一樣,他們體內同樣流著波拿巴家族的血,他們也有著年輕人的血氣方剛,他們未必願意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過上一輩子。

  帶著這種想法,特蕾莎不動聲色地和年輕人們談笑風生,輕易地就博得了他們的好感,而她故意吐露出些許口風,暗示殿下和自己的事業需要得到親人們的幫助時,她明顯感受得到,圍繞在自己夫婦身邊的視線又熾烈了幾分——

  尤其是1815年生、如今還只是虛歲十三歲的皮埃爾-波拿巴,更是神色激動,一直圍繞在艾格隆和特蕾莎身邊,吹噓自己多麼勇敢,若不是礙於老爹和長兄的威風,只怕當場就要提出為自己的堂兄效勞了。

  特蕾莎當然不知道,這位皮埃爾-波拿巴在歷史上也確實留下過名字——他的性格暴躁酷烈,多次參加陰謀和決鬥,甚至還親手殺過人,在拿破崙三世復辟之後,他追隨堂兄,並且成為了第二帝國的親王,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消停,屢屢鬧出事端。

  在帝國末期,他與幾家傾向於共和派的報紙爭吵不斷激化,最終皮埃爾-波拿巴親王向報社的老闆們提出了決鬥。然後在1870年12月10日,他的家中來了兩位客人,自稱是決鬥的見證人,但是決鬥開始之前,這些人突然就政治問題和私人問題就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在盛怒之下皮埃爾拿出了自己的手槍,殺死了其中的一個男人。

  為了給皇室遮羞,皮埃爾-波拿巴親王沒有被捕,但是盛怒之下的皇帝仍舊把他流放出了國境,而這時候帝國已經沒有幾天壽命了,最後親王旅居比利時布魯塞爾,並且於1881年在自己放蕩的生活當中死去。

  特蕾莎不知道這些“未來”,此時從面前的少年人當中,她也看不出那種暴烈和殘酷,但是皮埃爾-波拿巴仍舊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也許日後可以把他變成手下——少女心想。

  這個想法並沒有在她的腦海當中留下多少刻痕,很快就隨風而逝了。

  而快樂的家庭閒談也很快結束了——僕人前來稟告,教皇陛下駕臨卡尼諾親王府上。

  客廳裡的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而後在呂西安親王的帶領下,所有人都走出了客廳,迎接教皇陛下的將領。

  “艾格隆,一定要記得收斂。”呂西安小聲對侄兒叮囑。

  他自然是生怕這位侄兒年少氣盛,衝撞了教皇,不光讓原本的圖謀全部落空,就連好心幫忙的自己也連帶受累。

  不過呂西安親王倒是白擔心了,艾格隆本來就在幽禁生活當中鍛煉出了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而且又深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既然在原則問題上雙方已經達成了一致,他當然也不會再得意忘形,而是會盡量禮貌地對待教皇。

  畢竟教皇和教會,都是他以後用得上的東西。

  “您放心吧。”艾格隆微笑著回答,“我永遠知道自己該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