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29,義嫂

  自古以來夫人們都愛俏,艾格隆顏值高,說話又好聽,再加上兩家人淵源非常深,因此他也就輕易地贏得了義嫂的好感。

  笑著笑著,夫人又發出了和艾格隆剛才一樣的感慨,“哎,真可惜我的丈夫已經離世了,不然的話,要是他能夠坐在這裡,親眼目睹你現在的樣子,聽你陳述的事蹟,那該多麼讓他開心啊!他隱居之後,除了親妹妹奧棠絲王后之後,最放心不下的人也就是你了,他一直擔心你孤苦伶仃地被隔絕在宮廷當中會出什麼意外,結果卻沒想到自己卻先走一步……”

  說到這裡,夫人又悲從中來,再也說不下去了,拿起了手絹擦拭眼淚。

  看著她悲傷哭泣的樣子,艾格隆心裡也不禁有些悵然。“夫人,請節哀,有些事情畢竟是無法改變的……”

  他並不懷疑公主的話的真實性,畢竟歐仁親王和他沒有任何利害衝突,只有雜糅著兄弟和長輩晚輩之間的情誼。

  王室的兒子們總是為了繼承權而互相嫉恨,但歐仁親王作為義子,固然深得信任和重用,甚至被拿破崙委任為意大利總督,代理他統治意大利王國——但是在家族觀念深重的拿破崙皇帝看來,他終究還是外姓人,他的皇位只能流傳給波拿巴家族的下一代。

  一開始他沒有自己的合法兒子,所以他把皇儲的希望放在了弟弟路易的兒子們身上,直到後來他娶了路易莎生下了羅馬王之後,帝國的繼承人也就再也沒有爭議了——自始至終,他就沒有考慮過讓歐仁繼承帝國。

  所以,歐仁根本不需要介意羅馬王的誕生——他並沒有因此而失去什麼東西。

  而到了現在,帝國本身都已經煙消雲散了,而歐仁親王自己也已經作古,那場原本就不存在的“儲位之爭”,眼下自然已經是過眼雲煙。

  從1814年開始隱居巴伐利亞開始,歐仁親王不再參與任何重大事件,而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撰寫《回憶錄》,以及資助那些流離失散的帝國遺民上面,他安靜地度過了自己的餘生,最終在妻子和兒女們的環繞下告別了人世。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幸福的結局——

  在大革命的腥風血雨當中,他的親生父親被送上了斷頭臺,年幼無知的他和妹妹跟著媽媽在亂世當中掙扎求生,靠著約瑟芬的長袖善舞勉強維持了生活,但這浮萍一樣的生活在那個時候輕易地就可能被摧毀,有多少孩子就默默無聞地跟著父母一起消失在了時代洪流當中。

  而他們兄妹卻碰到了命運中的幸運星,並且從此飛黃騰達,最終一個娶了公主一個成了王后,這豈不是上帝的眷顧嗎?

  誠然帝國的毀滅讓博阿爾內家族和波拿巴家族一起付出了代價,但是他們已經得到的東西,足夠他們撫慰平生了。

  艾格隆見過自己的叔叔呂西安親王,他沒有後悔過,相反慶幸自己曾經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改變了命運和歷史的走向——他相信歐仁親王也會同樣如此,他親王猝然離世的時候,他一定也會感謝上帝讓他走上歐洲最頂層的圈子吧……

  帝國的興起,讓歐仁成為了親王,成為了歐洲大陸舉足輕重的權勢人物;而帝國的毀滅雖然讓歐仁親王的權勢化為烏有,但是他通過迎娶巴伐利亞國王的長女,再加上過去行事的名聲很好,所以依舊是被歐洲各國王室認為是可以承認的王族成員。

  他的岳父贈給了他洛伊希滕堡公爵和艾希施泰特親王的頭銜,而他的子女們也得以同其他國家的王室聯姻,被納入到了圈子當中。

  眼下,歐仁親王的長女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在1823年已經和瑞典王儲、也就是前帝國元帥貝納多特的兒子奧斯卡結了婚,離開了巴伐利亞,成為了王儲妃——未來也將成為瑞典王后。

  而在原本的歷史線上,在未來,他的另一個女兒阿梅莉於1829年成為了巴西皇后,而他的小兒子馬克西米利安甚至在1839年娶了尼古拉一世沙皇的長女瑪麗亞公主,並且從此定居俄羅斯,成為了帝國的一個外姓王公——這也算是泯滅恩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