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307,勇士

  而皮塞侯爵自知自己號召力不足,為了聚攏人心,號召所有當地的保王黨分子,他宣稱王弟阿圖瓦伯爵將會親自登陸,指揮這支軍隊“光復”布列塔尼,並且最終進軍巴黎,恢復過去的王朝統治。

  在王弟和王旗的號召下,該地區的保王黨武裝果然紛紛向他靠攏,然而,王弟最終還是沒有出現在此地,沒過多久,共和國的奧什將軍就率軍前來鎮壓,並且在基貝隆半島重創了這支武裝,保王黨分子們遭受了慘重的屠殺。

  王黨的這一慘痛失敗,並沒有讓它的首領們死心,接下來,他們又策劃繼續在旺岱登陸,然後以當地的反政府武裝(當時旺岱的反叛軍已經和共和國打了快三年的游擊戰了)作為接應,再向內地進軍。

  這一次阿圖瓦伯爵自己親自承接了這項任何,他多次公開宣稱自己將會登陸旺岱,同那些忠誠於王室的勇士們並肩作戰。

  就在9月中旬,阿圖瓦伯爵在英國軍艦的護送下,登陸到了大陸邊緣的一個小島上。

  得到阿圖瓦伯爵將在法國登陸的消息之後,剛剛經歷了慘痛失敗的保王黨分子果然又重新受到了鼓舞,旺岱當地的叛亂武裝聚集起了一萬多人的部隊,前往海邊接應。這支隊伍裡不光有民兵,還不少希望能夠再見到王室成員的教士和平民——在經歷了三年血腥的互相殘殺之後,他們等待這一天已經太久了,他們也太渴望一切儘快結束了。

  然而,來到了海邊的旺岱人等待了許久,卻沒有等來他們渴盼的王弟,只等來了阿圖瓦伯爵的副官裡維埃公爵,這位公爵喬裝成農民,從島上划著一艘小船登上了海岸,然後通知旺岱人說伯爵的登陸計劃有些變化,一時不會登陸了。

  也許他有他的理由,但可想而知,在海的對面翹首以盼的旺岱人該有多麼失望,士氣頓時跌落了下來,就連那些和共和國血戰了幾年的堅定反抗分子,此時都對王弟在最後一刻的怯懦和猶豫感到失望至極。

  甚至有人公開說,如果波旁王家不願意為自己的王冠流血,那我們為什麼要為他們的王冠流血?

  接下來,阿圖瓦伯爵在那個和大陸相隔不遠的小島上呆了一個多月,無論對岸的旺岱人們如何期盼和催促,他始終沒有跨過最後一步,跑到岸上的法蘭西土地上來。

  最終,在10月份,阿圖瓦伯爵以“英國政府不再支持我的行動,要求我撤離”為理由,從小島上離開,重新回到了英國,拋下了岸邊的保王黨支持者們,也瞬間澆滅了這些人為王室血戰到底的忠誠心。

  許多人根本不相信王弟給出的理由,認為他就是因為怯懦而不敢踏上法蘭西的土地。

  而這時候,由於共和國一改之前嚴厲的血腥鎮壓政策,開始對反叛軍中的平民懷柔的策略,士氣大降的反叛軍凝聚力開始渙散了起來。

  看不到希望,身心俱疲的反叛軍無心作戰,而大多數當地民眾也厭倦了連綿不絕的戰爭和殘殺,不再支持看似無望的反叛事業了。

  接下來,失去了軍心的旺岱反叛軍在共和國的鎮壓下連連慘敗,再也無法成為一支有效的作戰力量,被迫在之後和共和國政府簽訂了和約,不再公開對共和國舉起叛旗,曾經轟動一時、死者達到數十萬人之多、製造了無數難民和悲劇的旺岱戰爭,也終於在1796年告一段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795年那是屬於30年前的往事,是已經塵封的歷史。但是對於那個刻骨銘心的年代來說,幾乎沒一件大事,都讓當時的親歷者們刻骨銘心,即使過去了如此之久,依舊難以忘懷。

  而1795年那位怯懦地拋棄支持者們、選擇落荒而逃的王弟阿圖瓦伯爵,就是後來的查理十世國王。

  而從那以後,很多人就故意以“基貝隆勇士”來嘲諷他。

  高丹深信,當時的阿圖瓦伯爵選擇了不戰而逃;那現在的國王,依舊會不戰而逃。

  人,永遠是當初的自己。